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了2021年四川省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我校13个项目榜上有名,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获奖总数破学校历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奖纪录。
在13个获奖项目中,由校长余曙光牵头的《传承为根、能力为重,“六有”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喜获202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中药学“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中医药院校“一协同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一体四翼五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能力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针灸学虚实融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四心”培育为核心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实践》5个项目获得一等奖。据悉,202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8项,一等奖100项,我校的13个项目获奖充分反映了学校多年来深耕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的突出成果和卓越成效。
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工作,引导广大教师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着力提升教学水平和效果。本次省级教学成果奖无论是获奖数量上还是获奖等级上,与以往相比都有较大的提升,这既是对学校助力推进“双一流”建设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对近年来我校广大教师潜心立德树人、投身教学改革工作成效的充分肯定。
学校将充分发挥教学成果的引领示范作用,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新医科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中医药高等教育内涵式建设和特色化发展。
附:成都中医药大学2021年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获奖等级 | 项目名称 | 项目完成人 |
特等奖 | 传承为根、能力为重,“六有”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 余曙光、曾芳、王世宇、胡一梅、李勇、冯全生、谢春光、韩波、温川飙、郭静 |
一等奖 | 中药学“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彭成、裴瑾、刘世云、韩波、胡媛、曾南、严铸云、杨敏、邓晶晶、吴小唯 |
一等奖 | 中医药院校“一协同三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王世宇、杨帆、刘贤武、田晓放、马雪梅、王海、杨峰、闵连星、李阳倩、韩以轩 |
一等奖 | 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一体四翼五度”模式构建与实践 | 刘东梅、唐雪梅、郭继红、苏森森、马飞、雷虹艳、黄婧、谭宏钢、高旭亮、徐正东 |
一等奖 | 以能力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针灸学虚实融合、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 梁繁荣、曾芳、余曙光、赵凌、周思远、陈姣、余阳、郑倩华、周海燕、兰蕾 |
一等奖 | 以“四心”培育为核心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刘毅、吴曦、赖玉萍、于红艳、马雪梅、任玉兰、雷虹艳、罗萍、田晓放、王其奇 |
二等奖 |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一体两翼、衷中融西”人才培育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常德贵、马跃荣、郭静、陈帝昂、周珊、詹华奎、徐颖、毕榕、彭波、彭文禹 |
二等奖 | 中医药院校药学类专业“中西汇通-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傅超美、章津铭、何瑶、张臻、傅舒、高飞、陈胡兰、张梅、闫婕、游宇 |
二等奖 | 强化经典临床应用能力的“悟用融通”为特色的中医经典课程改革与实践 | 冯全生、张琦、周仕轶、郑秀丽、鲁法庭、袁世清、郭尹玲、左小红、刘西洋 |
二等奖 | “三协三共”医教协同促进临床教学质量的改革与实践 | 杨静、李炜弘、田理、杨永学、罗俊、戴鸥、赵凌、杨胤清、王红伟 |
二等奖 | 基于中医师资格考试的中医学类专业学生技能训练和评价标准 | 周仕轶、余常、左小红、程爱景、成词松、袁斓、郑倩华、夏婷、彭德忠、詹华奎 |
二等奖 | 基于一流中医药本科教育的青年教师多元化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郑川、杨静、戴鸥、杨帆、杨川、杨胤清、胡媛、李勇、徐丽华、余奕 |
二等奖 | 基于“国医之星”培育平台,构建卓越中医学本科人才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体系 | 蒋运兰、彭波、马维骐、叶军、彭文禹、李良文、朱昕昀、欧洪、黎量 |
上一篇:走,去图书馆体验古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