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辅导员工作掠影一
辅导员工作掠影二
“温馨提示,同学们记得今日健康打卡!”
“明天下午2点‘云招聘’启动,我们线上见!”
“不用紧张,有什么困难困惑随时联系我。”
……
疫情波动以来的每一天,这样的声音在河南理工大学各个学院此起彼伏,不仅抚慰着每一位同学的心,更是给在校的学子们打了一剂强心针。而声音的主人,正是始终陪伴在学生左右的辅导员们。
同心引领,他们是防控宣传员
坚定信念,勇于担当。一场场主题班会,一遍遍细心叮嘱,一句句暖心关爱。他们积极宣讲防疫知识,关注学生心理诉求,陪伴学生健康成长,凝聚起学校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
心之所系,“疫”无反顾。封闭管理以来,深入宿舍是建艺学院辅导员金欢每天必备的工作流程,作为学院唯一男性辅导员,毅然站出来承担起校内留守值班任务,他吃住在校,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方式保持和学生密切联系,及时向学生传达上级部门和学校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以及卫生知识,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学校各项管理规定。
不管线下还是线上,工作都认真负责,外语学院辅导员尹祥多次召开线上防疫班会,通过清晰明了的PPT、幽默诙谐的语言,给学生带来了实用的“干货”,同时也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
贴心而耐心,认真而严谨。疫情期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些谣言,易误导学生盲目相信。体育学院辅导员孙玉景抓住重点,利用好网络阵地,运用腾讯会议、微信群等平台传达学校疫情防控政策等官方信息,及时有效地传播阻击疫情的理性声音,教育引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倾心守护,他们是网格信息员
严抓细节,毫不松懈。每日健康打卡,定期走访寝室,全员核酸检测,学生动态跟踪,教室中、寝室里、操场上,都是他们奔波的身影。全天候在岗,24小时开机,全体辅导员全面参与、全程在线,一丝不苟,汇聚成学校疫情防控的关键力量。
“同学们,下来做核酸啦!”
简单的一句话,化工学院辅导员李世彩已经重复了上百次。在各宿舍楼栋,敲开了数十间宿舍的大门,不知疲倦的身影穿梭在宿舍楼和各个核酸检测点。李世彩的孩子今年8岁半,孩子父亲在外地工作,81岁高龄的奶奶无法帮助照看孩子,“当小家与大家需要做出选择时,我总是以大家为主,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上网课,从未因家庭耽误工作,从未请过一天假。”
“做好基础数据,其实是帮助我们更好了解和服务学生,也是为学校疫情防控提供依据。”安全学院辅导员王伟伟作为学院疫情防控工作联络员,每天关注各种工作群,摸排学生状况,上报统计信息,发送温馨提示,转发官方权威信息,是她必不可少的工作。
电气学院辅导员李童玲,从24小时开机,到24小时守候,统计汇总及时上报各类数据信息,如学生核酸检测数据,新增中高风险排查数据,隔离、居家观察重点学生数据……每当感觉到疲惫时,总会这样激励自己,“愈是有风雨,愈是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坚持才有胜利。”对于每一次信息收集,她都力求一个数据都不能少,一个数据都不能错,用精准的数据统计为学校的疫情防控保驾护航。
紧密围绕学生、真心关照学生、主动服务学生,这是数信学院辅导员们的工作信条,也是他们始终如一的行动。学院召开师生面对面座谈会,了解学生所思所盼,3次召开线上会议,组织全体辅导员就疫情防控下学生服务保障、学风建设、防控管理等进行研讨交流;辅导员们也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用心用情化解学生难题。
暖心关爱,他们是心理疏导员
用心守护,无私奉献。暖心送餐、快递派送、考研复试场地、空中就业服务,一件件细微的小事,体现的是辅导员对学生的无私奉献与贴心关怀。他们是学生中最坚实的臂膀、最亲近的依靠。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构筑成学校疫情防控的坚实保障。
校园封闭管理,缩短了学生的社交半径,学生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及时进行行之有效的沟通,是辅导员工作的重中之重。无论是网络还是电话,机械学院辅导员王思思都“随叫随到”,无论是现场谈心还是答疑解惑,她都能耐下心来,及时帮助学生纾解不良情绪。
疫情是战场,亦是考场。当毕业季撞上疫情期,无论是对正在考研还是就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祝贺你,小伙子!”学生拿到企业offer后第一时间来报喜,工商学院辅导员卢宏亮在线上给了他一个大大的赞,三个多月的努力终见硕果。卢宏亮老师总是主动出新招,在校友群广发“英雄帖”,在短短3天的时间内就征集到了多家校友企业的内推信息,不仅受到了校友们的点赞,也架起了工商学子传帮带的线上桥梁。
战疫情,但考研要保持热度。文法学院辅导员韩菲针对考研学生,建立跟踪台账,考前辅助、考后辅导,与专业课教师及在研学生积极联系,前后开展3场线上咨询会指导学生复试和调剂,在院领导的帮助下协调教室并多次组织模拟,同时线上做好学生心理和情绪的疏导,帮助学生平稳心态,积极备考,以良好的心态、必胜的信心面对挑战。今年所带广告专业考研上线率高达46%。
面对几百名同学,如何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解决问题,是物电学院学院辅导员霍静娟常常思考的问题。她通过走访宿舍、QQ沟通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充分利用党支部、团支部、学生干部,积极探索“思想发动、内容驱动、方式推动、环境促动”的“四联动”工作实践,缓解学生网课期间的倦怠思想、厌学情绪,鼓励学生树立目标,增强自律,利用好大学时间,成就更好的自己。
线下查寝、走访、排查、组织核酸、线上谈心谈话、关注学生动态、24小时在线,确保防疫工作万无一失,疫情发生以来,能源学院辅导员王明中以校为家,王老师爱人长期不在焦作,家中的两个孩子也需要他照料,面对繁重的疫情防控工作任务,孩子常常因为吃不上饭电话向妈妈“告状”,虽然每次王老师都感到对孩子歉疚,但是他仍然选择舍小家为大家,“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只有全校师生共同坚守,才能确保我们每个家庭的健康幸福团圆。”
从课堂、到寝室、到教室……有学生活动的场所就有她的身影。封闭式校园管理增加了突发事件处理难度,24小时随时待命也成为工作常态,封校期间,财经学院辅导员王妍帮学生修手机、修车、快递派送、为学生购买药品和生活用品等,解决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用爱心和责任温暖着学生的心。
看望慰问陪读家长、开车接送椎间盘突出学生参与全员核酸、为患病学生在校外购买药品……每当学生身体出现不适,音乐学院的辅导员们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他们身边。学生们常说,“只要有我们辅导员在,我们就感到很安心。”
快速反应、贴心服务、持续奋斗。“战士”是他们共同的名字,“防疫”是他们共同的责任,“学生”是他们共同的牵挂。辅导员,这个年轻的群体,用他们的坚毅和实干,凝聚起共同抗击疫情的青春之力,用心用力用情书写了一份关于初心与使命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