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北京外国语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北京外国语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北外全球治理大讲堂2022年第二讲:南方丝绸之路传播中的孝道思想——以大足睒子图像的辨识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2-05-06 11:28:24    浏览次数:960    来源:北京外国语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4月27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北外全球治理大讲堂”2022年第二讲在线上举行。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翎作了题为“南方丝绸之路传播中的孝道思想——以大足睒子图像的辨识为中心” 的讲座。讲座由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讲师何卯平主持。



李翎通过对印度传统文化及相关图像的梳理,辨识出“六师外道谤佛不孝”中担负父母者,才是题记为“睒子行孝图”中的睒子,而“睒子行孝图”并没有出现常见的典型图像。李翎认为大足大佛湾担负父母的外道形象,源于中、南印度于5世纪创造的睒子图式,属于睒子图式之第二种样式,以外道的面貌进入叙事,替代敦煌《抱恩经变》中外道负母式。目前国内担负式睒子图像,只见存于大足一例。传播渠道可能是通过南印度朱罗帝国强大的势力,将之以印度教语境的方式传入南亚的吴哥,从而进一步传入中国西南地区。

本次讲座激发了在线听众的深度思考,李翎对早期敦煌取水式图像与晚期大足担负式图像的关系、《罗摩衍那》传入中国多样性图像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回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