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中南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中南大学吕奔团队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揭示高体温诱发脏器损伤的关键机理

发布时间:2022-05-07 09:47:53    浏览次数:496    来源:中南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5月5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吕奔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Z-DNA binding protein 1 promotes heatstroke-induced cell death”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热射病(又称“重度中暑”)的重要致死机理——高体温通过ZBP1蛋白诱发过度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进而导致危及生命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与多脏器损伤。该论文的第一单位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中南大学博士后袁芳芳为第一作者,吕奔教授为通讯作者。



高体温诱发的危重症为热射病。但高体温如何导致脏器损伤与机体死亡的机制过去不甚清楚。吕奔教授团队利用前期脓毒症研究中获得的线索,进一步揭示了高体温通过诱发ZBP1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在热射病发生发展中引起的致死效应,颠覆了既往的学术观点“高体温通过物理性损伤导致脏器功能衰竭”,展示了温度感应、程序性细胞死亡、DIC与脏器功能衰竭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热射病等危重症的防治提供了重要思路。

202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表彰了“温度和触觉感受器的发现”,凸显了朱利叶斯团队的重要发现——细胞膜上的辣椒素受体TRPV1是一种能被高温活化的离子通道。吕奔教授团队的这项研究明确提示了细胞浆内也存在“温度感受器”,受到高温刺激时能诱发ZBP1依赖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该生命现象虽然可能在抗感染免疫中发挥保护作用,但在持续性高体温作用下可导致DIC、多脏器损伤甚至死亡。

此外,该团队近年来还揭示了危重症DIC与多脏器衰竭形成的重要机理,以中南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了系列NI指数论文,包括Science、Immunity、Blood、Nat Commun和 J Biol Chem,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