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学校在严格管理期间,后勤处1200余名服务保障人员留在校园内,舍小家为大家,克服了诸多困难坚守岗位,为学校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起居场所,后勤处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学生生活区和公寓的管理、安全、维修、环卫等工作。为了保障学生日常生活服务,后勤公寓人以校为家、真情付出、勇于担当、坚守岗位。
刘其森是西山学生公寓服务中心17舍传达员。校园严格管理期间,学生公寓传达员的工作强度高、任务重、时间长,对于已经62岁的他,是一件很难坚持的事情,但他还是响应学校和后勤的号召,第一时间报名住校坚守工作岗位。住校期间,他为了不耽误工作,每日三餐均在传达室解决,很多时候一个馒头、一份咸菜就是一顿饭,他将能用的时间全部倾注到为学生服务上。作为传达员,他把宿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像慈父一样温暖着西山17舍的每一名学生。期间,刘其森在接待一名学生时,发现他脸色苍白,便主动询问其身体状况,当得知该学生低血糖后,他立即拿出水果、巧克力帮助学生缓解症状,并及时送到校医院作进一步诊治,事后这名学生不停感谢宿舍传达员刘师傅无微不至的关怀。3月18日晚大连突降大雪,刘其森担心早上学生出行不便,晚间22点多就开始清理路面积雪,由于夜间大雪一直未停,次日凌晨3点多他又起床清理积雪,等学生们早上起来时,宿舍楼前已是干净整洁的路面,但当天晚上刘师傅因劳累过度引发胃痉挛,被送往医大二院治疗,在康复后他又主动请缨返岗工作,至今一直工作在一线岗位。刘其森师傅的无私付出是后勤公寓人爱岗敬业精神的集中体现,他坚持用爱、用心温暖服务每一名宿舍学生。
苗有林是北山学生公寓服务中心保安管理员,现年62岁的他是我校一名退休职工,也是一名退伍军人,在工作生活中他时时刻刻彰显着军人的担当。疫情当前,他主动要求住校工作,校园严格管理期间他认真落实各项防疫要求。为加强学生生活区门岗管理,他每日从早上忙到晚上,由于北山学生生活区每天有食堂、超市送货车辆进出,苗有林每日凌晨4点就要起来到门岗查验指挥车辆,一直坚守岗位到晚上23点才能下班。时常还有半夜临时入校车辆,需要他及时到现场处理。降雪那天,他立即想到北山各区人行天桥因为下雪会导致桥面结冰湿滑,很容易让学生滑倒,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当晚他立刻冲到一线,组织北山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开展桥面除雪工作,确保学生通行安全。
王新辉是西山学生公寓中心一名维修工人,现年57岁。他经常说“西山是我家,我要爱护他”,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承诺。每当接到学生报修时,他都能及时赶到维修现场,靠着自身娴熟的工作技能、刻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圆满完成各项维修任务,以“加速跑”的工作态度表现出一名维修工人的担当与作为。3月15日,我校实施校园封闭管理,王师傅的母亲刚刚去世,还未办理完后事,他考虑到学生公寓的维修工作任务,便毅然决然地报名入校工作。正如他所料,校园封闭管理第一周,西山学生公寓就有超过200次的报修,每天维修量近30件,更有一次学生宿舍厕所下水道堵塞,他不顾粪水满地的狼狈景象,耐心寻找房间内排污管堵塞点,完成马桶更换,及时为学生解决生活烦恼。公寓维修工作非常繁多琐碎,但在他看来:“学生的事无小事,学生利益大如天,工作上的一点点失误,将给学生带来莫大的生活困难,自己应该做到事事谨慎”。为了能够及时处理维修,在校期间他就住在位于学生公寓地下一层的工具间,每天吃住都在工具间内,一接到报修任务时,他就能第一时间拎起工作包,前往学生宿舍解决问题,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不断地重复着。每次维修结束后,满面的灰尘,挡不住他前行的脚步,满眼的疲惫,挡不住他精益求精的追求,一张布满污渍的面孔,却能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
吴文是西山生活区一名校园环卫工人,去年11月校园严格管理期间,他就全程住校工作,连续奋战28天,圆满完成了校园保洁任务。此次校园严格管理,他仍然主动请缨,克服了家中困难,毅然坚守在一线岗位。为了每日按时完成环境保洁任务,他每天早上5点开始清扫工作,为了不打扰学生休息,他都是先清扫离学生公寓较远的区域,用“沙沙”扫地声唤醒清晨。为了满足校内学生购买水果需求,学校开设了平价水果超市,但平价水果超市每日都会产生大量的包装垃圾和果叶垃圾,吴师傅除了自己的卫生分担区外,还主动承担了平价水果超市区域的保洁工作。他利用自己的午休时间,默默承担着这份额外的工作任务,让学生品尝物美价廉水果的同时,也感受到整洁干净的购买环境。疫情期间他还主动承担了垃圾桶及周边区域的消毒消杀工作,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总是在默默“吴文”的付出,无私的奉献。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们仅仅是后勤1200余名住校服务保障人员的缩影,后勤人希望用自己平凡的故事,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走进后勤、了解后勤、理解后勤,尊重每一份付出,理解每一份不易,守望相助、共克时艰,让我们合力共抗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