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江苏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AdvFunctMater发表我校电热驱动人工肌肉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2-05-11 16:31:37    浏览次数:209    来源:江苏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期,智能柔性机械电子研究院团队胡兴好博士与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达拉斯分校雷伊·鲍曼院士课题组合作,提出了一种新型鞘-芯电热驱动人工肌肉。相关工作以“Fast Large-stroke sheath-driven electrothermal artificial muscles with high power densitie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论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为胡兴好博士,共同通讯作者为雷伊·鲍曼院士。

人工肌肉柔性驱动器可将外界刺激转化为机械运动,在柔性外骨骼、假肢、软体机器人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利用碳纳米管纤维构筑的螺旋卷绕型纱线具有质轻、电导、热导性能好等优点,常被用于制作人工肌肉。其中,直接通电驱动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然而电热驱动型纱线常伴随着降温慢、频率性能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实际使用。



胡兴好博士提出的这种新型鞘-芯电热驱动人工肌肉,具体利用高机械强度有机纤维作芯,复合硅胶的碳纳米管作鞘。在高频驱动过程中,由于鞘、芯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使得纤维与空气的热交换主要发生在鞘层。因此,该鞘-芯人工肌肉大大缩短了其降温过程,实现高频驱动。







该工作是团队近期关于碳纳米管纤维人工肌肉的最新进展之一。在过去的一年中,团队通过聚电解质功能化的策略,实现人工肌肉智能材料的“双极”驱动转变为“单极”驱动,同时发现了人工肌肉随电容降低,驱动性能增强的反常现象(Science 371, 494–498 (2021)),这一重要突破解决了人工肌肉驱动性能的电容依赖性问题,为后续设计具有无毒、低驱动电压的高性能驱动器提供新的理论基础。(智能柔性机械电子研究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