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沈阳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沈阳农业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入侵生物学团队在表型可塑性与外来植物入侵性关系研究中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2-05-25 10:56:07    浏览次数:243    来源:沈阳农业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入侵生物学团队先后在国际生态学期刊Oecologia,Physiologia Plantarum,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上发表关于表型可塑性与外来植物入侵性关系最新研究成果。

表型可塑性是较早提出的解释外来植物成功入侵机制的假说之一,但可塑性能否促进外来植物入侵至今仍无普遍接受的结论。团队通过理论分析和经验验证发现,这种不一致结论是可塑性量化指标本身固有的、不可避免的,且环境变化前的初始性状值的种间差异越大、比较对象的可塑性响应越强,不一致结论出现的概率越高。阐明了量化指标的选择影响外来入侵种和本地种可塑性的种间差异,进而影响得出的可塑性与入侵性的关系。

除受量化指标影响外,团队通过理论分析作出假设,认为可塑性与入侵性的关系还受物种的资源需求、环境的资源可利用性及性状等影响,高或低的可塑性都可能促进外来植物的入侵性,依物种、环境和性状等而定。并通过在5个养分梯度下比较研究养分需求不同的5种外来入侵植物与其共存的本地近缘植物的适合度和功能性状的可塑性差异验证了假设,还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功能性状可塑性都不具有适应意义,研究其与入侵性关系时必须要检验其适应意义。

在另一项研究中,团队还发现土壤添加硝态氮,外来入侵植物瘤突苍耳生物量和硝态氮吸收速率的可塑性响应均显著高于共存本地近缘植物苍耳,也显著高于其自身对添加铵态氮的可塑性响应。研究成果对进一步认识和实验验证可塑性与入侵性关系提供参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