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广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广西师范大学> 头条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红军标语楼:见证百色起义后红七军“河池整编”

发布时间:2022-06-01 16:11:01    浏览次数:743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前不久,我参观了位于广西河池市河池镇的“红军标语楼”。走在这座三进二层的壮家特色干栏楼中,我仿佛隐隐约约听到那响彻多年的呐喊声,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这座小楼,原为河池县凤仪小学校长、民主人士吴自若先生的住宅,建于1926年。它原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河池宿营地旧址”,见证了当年百色起义后红七军“三进河池”和“河池整编”的历史。

这座木楼因墙上书有保存完整的红军时期革命标语而蜚声中外。2006年5月,它正式更名为“红军标语楼”,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远近闻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进入小楼,拾级而上,灰白墙面上一条条激动人心的标语映入眼帘:“红军是最有纪律的军队”“扩大红军组织 发动群众斗争 实行土地革命”“世界上一切 只归生产者所有 那(哪)里容得寄生虫”……

墙上还有一些讽刺土豪劣绅的漫画,图文并茂,引人深思。据统计,该楼墙壁上留下了当年红军书写的标语50多条、漫画6幅,其中还有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亲自书写的革命标语。这一段段凝结着血与火的文字,就像明亮的灯光,照进人民的心里,鼓舞着桂西北人民不断奋勇前进。

站在这些标语前,我似乎看到当年的情景:打土豪、分田地,劳苦大众一片欢腾。红军高唱凯歌,张贴标语,热烈庆祝。楼里的人热烈讨论着,挥毫泼墨,把一条条标语写上去。没有笔墨的战士随手拿起木炭头,在墙上认真地写着……

这座外表普通的民居,是一段峥嵘历史的见证者。1930年11月7日,红七军在广西河池凤仪小学召开第一次党代会。会议改选了红七军前委,成立了士兵委员会,并决定整编部队,史称“河池整编”。“红军标语楼”便是当年红七军军部的营地,邓小平、张云逸、韦拔群等就在后屋二楼的小房里共商革命大计。随后,红军响应党的号召,一部分挥师北上,一部分在韦拔群等同志的带领下留在广西继续作斗争。

红七军在此期间还召开了群众大会,宣传党和红军的思想,领导群众废除苛捐杂税。红军纪律严明,对群众财物秋毫无犯。官兵上街扫地、帮扶老弱,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了什么是人民的军队。据当地老人回忆,红军北上那天,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茶送水送鸡蛋,敲锣打鼓,高呼口号,震撼山城。

红七军宿营地旧址——红军标语楼,给河池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参观学习、缅怀历史。多年来,老红军战士韦杰、覃应机等多次重返故地,重温记忆,题写留言勉励后人;众多国际友人亦远涉重洋前来这里参观访问。时至今日,这里已接待中外游客数百万人次。

游客在留言本上写下的这段话,我想能够代表大家的共同心声:“红军书写的标语和漫画,抒发了红军战士的崇高革命理想和战斗豪情,体现了广大军民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和坚信革命必胜的乐观主义精神。”

红军远去,足迹永恒。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标语、漫画和它们见证的那段光荣历史,已经成为不朽的精神丰碑,将永远屹立于桂西北人民心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