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西安交通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西安交通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科技自立自强】西安交大研究人员构筑六苯基苯的金属笼用于光捕获

发布时间:2022-06-22 09:26:31    浏览次数:240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光捕获是光反应中荧光分子吸收光能并传递到反应中心的过程,是光合作用得以高效进行的基础。因此,发展人工光捕获体系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光合作用机理,而且在光电转换以及化学传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绝大部分的人工光捕获体系都集中于溶液态的研究,固态光捕获系统的构建还是一个重要挑战。



针对这一问题,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张明明教授课题组以六苯基苯衍生物为发光配体,与四齿羧酸以及Pt基配体的多组分自组装,成功构筑了三种具有不同构型的金属笼状化合物。进一步利用发光良好的金属笼作为供体,以萘酰亚胺衍生物作为受体,构建了在液态和固态下的光捕获系统。由于金属笼具有三维空腔结构,在固态下可以利用其空腔与受体分子紧密的堆积,固态下能量转移效率相比液态下具有明显提升(23.3%到83.0%)。这一策略可以用于激发在固态下不发光的萘酰亚胺衍生物分子,使其发出黄绿色荧光,为构筑固态发光的超分子材料提供了一种手段。

近日,该研究成果以《基于六苯基苯的深蓝发射的金属笼作为供体构筑光捕获系统》(Hexaphenylbenzene-Based Deep Blue-Emissive Metallacages as Donors for Light-Harvesting Systems)为题发表在国际化学领域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该论文第一作者为西安交大材料学院博士生刘海飞,通讯作者是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明明教授,西安交大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陕西省软物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为本文第一单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