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西藏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西藏大学> 头条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喜马拉雅添美景——西藏边境小康村建设掠影

发布时间:2022-07-05 09:08:13    浏览次数:942    来源:新华社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新华社拉萨7月4日电 喜马拉雅山脉蜿蜒2400多公里,雪峰连绵,巍然耸立。然而,崇山峻岭也牢牢困住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加快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喜马拉雅深山里一个个偏远闭塞的乡村焕然一新。

日前,记者驱车探访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绒辖乡陈塘村,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深入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一处四面环山的台地便是陈塘村所在地,村民告诉记者,20多年前,从定日县城到这里走路要几天时间,如今开车只需要3个小时左右。

夏日的陈塘村风景如画,村外山巅白云缭绕,村内牛铃叮当。一排排藏式装修风格的二层楼房错落有致,村内水泥路铺到每家每户门口。



这是雪山下绒辖乡的藏式新居(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颍 摄

绒辖乡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绒辖藏语意思为“深沟”,毗邻尼泊尔,陈塘村是该乡下辖的行政村。以前,由于交通不便,定日县很多人都没听说过深山里的绒辖,群众住的是破旧的石头房,光线差,不保暖。

2015年4月,受尼泊尔地震波及,绒辖成为重灾区,西藏自治区随即启动灾后重建和边境小康村建设。

7年过去,这里面貌一新:路通了,手机信号通了,宽带网也通了,“致富路”宽了。陈塘村村委会主任达瓦扎西介绍,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外地人自驾来这里,一睹绒辖沟秀美的风景。当地村民已经开了一家民宿和五六家甜茶馆,吃上了“旅游饭”。



绒辖乡居民扎西次仁在位于陈塘村的自家甜茶馆里弹奏扎念琴(4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颍 摄

陈塘村村民赤列在拉萨一家咖啡店打工9年之后,去年回家乡开了一家藏餐馆,受到本地以及外地顾客的欢迎。菜品有藏餐、川菜,还有尼泊尔餐。

“现在边疆建设得越来越漂亮,来观光旅游的多了。”赤列说,目前餐馆每月毛收入已达1万元。

沿着喜马拉雅山往东,是位于西藏山南市洛扎县拉郊乡的杰罗布村。这里水、电、路、讯、网应有尽有,村民住上宽敞明亮温暖的房子,蔬菜大棚里更是四季常青。

村民索朗群培说,10年前,在这里放牧没电、没信号,大雪封山大半年,“现在再也不怕与外界失联了”。



通往西藏洛扎县拉郊乡杰罗布村的道路(1月1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韩曦乐 摄

“云雾缭绕似仙境,扎日风光世难寻。”近年来,山南市隆子县扎日乡全力推进边境小康村建设,各族群众住上了新房,昔日偏僻的边境山乡,成为秀美的“边疆明珠”。

扎日乡洛瓦村除了鳞次栉比的藏式“山居别墅”,还有民族手工艺加工厂。据介绍,当地山上长满竹子,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鼓励群众开办竹器加工厂,生产竹篓竹筐,引导群众致富。

陈塘村、杰罗布村、洛瓦村是我国喜马拉雅深山边境小康村建设的缩影。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加强边境地区建设,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帮助边境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截至2021年底,西藏624个边境小康村全部建成,边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记者白少波 吕秋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