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清华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第五届全国海洋光学高峰论坛召开

发布时间:2022-07-18 10:30:35    浏览次数:826    来源:清华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7月11日-12日, 第五届全国海洋光学高峰论坛以线上形式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和清华大学共同主办,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海洋光学专委会共同承办。活动得到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继2018年6月份在西安首次举办以来,全国海洋光学高峰论坛已成长为国内从事海洋和光学技术研究跨界交流的盛会。论坛的筹备得到国内本领域相关单位和科研人员们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吸引全国百余家单位参与,在线参会总人数达1万人,累计观看人次超过6万。



开幕式部分嘉宾合影留念

7月11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幕。开幕式由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党委书记武晓峰教授主持,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蒋宇扬教授,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张建民院士,中国光学工程学会海洋光学专委会主任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光电与智能研究院院长李学龙教授分别致辞。



武晓峰、蒋宇扬、张建民、李学龙(从左至右)分别致辞

蒋宇扬介绍,深圳在国家海洋战略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正努力迈向“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快建设深圳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筹建海洋开发银行,从教育、科研、产业等领域全方位进军海洋,希望此次论坛进一步促进与会专家关心和支持深圳海洋产业发展。

张建民表示,开展海洋研究和应用需要建立在观测与探测技术基础上,海洋光学作为海洋观测与探测的重要技术手段,在海洋开发和利用、海洋工程和国防建设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空间,是前瞻性、创新引领性技术。海洋学科的技术突破与科研创新,需要博大宽阔的胸襟和开放包容的精神,需要打破海陆界限、部门界限、学科界限。

李学龙表示,海洋光学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仪器技术的进步,在海洋观测和国家安全需求的推动下,海洋光学已成为海洋学界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希望论坛成为分享科研成果、探讨技术难题、协作创新、引领海洋光学发展的平台。

开幕式后,论坛安排了四场大会主旨报告,海洋二所潘德炉院士以“面向海洋碳计量的光学遥感技术和挑战”为题、清华大学何友院士以“天基海洋信息智能感知与融合”为题、长春理工大学姜会林院士以“海洋光学测侦通一体化及新技术研究思考”为题、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陈卫标以“海洋激光传输与探测进展和思考”为题分别作报告。

7月12日下午,主会场邀请了六位专家进行大会报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红生、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周朦、西湖大学讲席教授崔维成、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研究员陶军、浙江大学教授陈鹰、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王晓浩分别就“海洋牧场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海洋微生物与大型生物的光学探测”“基于深海潜水器的光学观测”“深海超清摄影的技术探索与应用”“海洋观测技术—需求与挑战”“从实验室技术实现到海洋经济实现的模式思考”主题作报告。

本次论坛共设有七个分会场,分为五个主题、两个应用领域专题,于7月11日下午及12日上午通过同步直播进行。五个主题会议分别为:“水体光学特性研究”“水下光学信息探测技术”“水下光学通信技术”“海洋光学遥感技术与应用”“光学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与资源探测中的应用”;“深海探测”和“双碳战略与海洋牧场”两个应用领域专题会议是本次论坛新增特色环节。各分会场均聚焦海洋光学的重要研究领域。论坛共邀请115位专家进行报告,报告人全部来自科研和工程一线。报告中既有高屋建瓴的综述、对国家重大项目的解读,也有专家们工作成果的汇报,促进了沟通交流、碰撞交流。

此外,本届论坛组委会收到会议投稿60余篇,经过大会学术委员会专家认真评审,最终评选出六篇优秀青年论文。在12日下午的大会闭幕式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李瑾代表组委会宣布大会优秀论文获奖名单。最后,大会执行主席、清华大学教授马辉宣布论坛闭幕,并介绍了下届论坛的联合主办方南昌航空大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