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7月23日,我校三下乡团队星期8志愿服务团的志愿者们带领湘乡市新元村的中小学生,走进洪塘村村民自建小农场,学习农作物生长知识,体验劳动采摘的乐趣。这场既新奇又好玩的田间课堂,让小朋友们收获满满。
“猕猴桃是怎么种出来的?”带着这些疑问,志愿者们带着小朋友走进农场。穿过后山的林荫小道,只见林中的果园里竖着一架架猕猴桃树,茂盛的叶子下一串串猕猴分外诱人。
“这些猕猴桃抵抗力强,美味多汁,是失败了很多次才培植出来的……”果园负责人为学生们普及了猕猴桃的种植、生长等农业知识。
摘柚子、识芝麻、观蜂箱、认蔬菜……随后,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在田间穿梭,并向小朋友们一一介绍田间种植的农作物,包括它们的品名、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繁殖方式等。
“同学们,你们知道农业生产通常要经历几个阶段吗?”“我知道,我知道……春种、夏管、秋收、冬闲。”只见孩子们在田垄间一边动手收获着新鲜蔬菜,一边认真回答着志愿者不时抛出的问题。劳动过程中,孩子们的衣服、鞋子沾满了黄色的泥土,但孩子们依然热情满满,不一会儿身边已经堆了满满一筐的新鲜蔬菜。他们在实践中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丰收的乐趣。
“今天天气好热,但我的爸爸妈妈经常在这样热的天气里在田间干活、种庄稼,我真的体会到了他们的辛苦和不容易,他们是我的榜样。”朱宇琪小朋友告诉志愿者,今后一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开展这样的活动,是想实现从书本育人到田园育人、知识育人到劳动育人的转换,以田园‘体验’为切入点、劳动‘实践’为突破口,引领学生在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中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目的。” 项目指导老师赵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