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近日,我校金鑫副教授在国际地学顶级期刊《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Nature Index期刊,IF:5.8)上发表了题为《Eustatic sea-level fall and global fluctuations in carbonate production during the Carnian Pluvial Episode》的学术论文。成都理工大学为该论文的第一完成单位,金鑫副教授为第一作者,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大学Marco Franceschi教授为通讯作者。我校时志强教授、杜怡星博士和芦刚博士参与了该项研究。同济大学黄湘通副教授、意大利帕多瓦大学Nereo Preto教授和Manuel Rigo教授、费拉拉大学Piero Gianolla教授、瑞士日内瓦大学Rossana Martini教授、美国博伊西州立大学Mark D. Schmitz教授和Corey J. Wall博士等为该篇论文的共同作者。
晚三叠世卡尼期洪泛事件(简称CPE)是三叠纪最为瞩目的极端气候事件之一。CPE时期出现了极为湿润的气候、浅海碳酸盐工厂短暂消亡、底层水缺氧、表层海水温度增加和碳同位素剧烈波动等现象,生物则出现不同程度的灭绝和辐射,预示着地球生命与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通常,全球海平面快速波动和碳酸盐工厂的变化与生物大灭绝事件关系密切,而卡尼期全球海平面波动变化与碳酸盐工厂演化规律及其与CPE的关系,仍不明晰。
为解决该科学问题,科研团队选择四川盆地江油市含增剖面为研究材料,开展沉积学、碳同位素、CA-ID-TIMS锆石定年、牙形石和有孔虫鉴定等研究;并对全球多个不同纬度、沉积环境及构造背景的卡尼阶剖面进行综合研究,得到以下认识:
(1)在含增剖面建立了拉丁阶/卡尼阶、卡尼阶Julian/Tuvalian亚阶等界线,揭示了该时期的沉积相演化模式,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2次海退事件及3次碳同位素偏移事件(hNCIE 1至3),并发现hNCIE 3具有全球对比意义。
(2)在Julian亚阶hNCIE 1之上至hNCIE 3之下的地层中识别出一次全球性海退事件,提出CPE时期极端湿润的气候背景下,地下水储量的快速增加,导致全球海平面下降并引发了该全球海退事件。
(3)发现卡尼期古特提斯洋东、西缘碳酸盐工厂演化规律具有高度相似性。从而提出在CPE时期,大洋酸化导致海水中碳酸盐饱和度下降,诱发浅水碳酸盐生产危机;约在hNCIE 3之后,碳酸盐饱和度升高,促进了化学沉淀,导致大规模鲕粒灰岩富集。
该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G201903)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LQGZR2005)的联合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