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湘潭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湘潭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环境与资源学院田江老师团队发文阐述微生物诱导磷酸铅矿化的细胞适应性机制

发布时间:2022-08-17 15:19:36    浏览次数:895    来源:湘潭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环境与资源学院青年教师田江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危险材料杂志》(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14.224)上发表论文《微生物诱导磷酸盐沉淀加速铅矿化缓解核苷酸代谢抑制并改变草酸青霉的适应性细胞机制》(Microbial induced phosphate precipitation accelerate lead mineralization to alleviate nucleotide metabolism inhibition and alterPenicillium oxalicum’sadaptive cellular machinery)。环境与资源学院硕士研究生唐斐为第一作者,田江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通讯单位。

基于解磷微生物的微生物诱导磷沉淀技术(MIPP)是通过解磷微生物的溶磷作用,在难溶性磷存在下释放大量有机酸、磷酸根等化合物,与环境重金属离子反应生成更加稳定的矿化物,达到重金属生物矿化目的。然而目前MIPP过程中解磷微生物的生物毒性研究较少,解磷微生物在重金属矿化过程中的生长及适应性机制变化尚未明确,因而影响该技术中微生物矿化作用的应用价值。



该研究探讨了解磷微生物草酸青霉P.oxalicum暴露于铅离子和磷酸钙后的铅离子固定化和胞内代谢转录的影响。MIPP过程中添加磷酸钙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可溶性磷的浓度,促进了胞外铅离子生物矿化为羟基磷酸铅,提高了抗氧化酶活性。利用非靶向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方法,研究发现铅离子暴露刺激了P.oxalicum细胞膜的劣化和核苷酸代谢障碍,而MIPP过程促进了胞外铅离子矿化,从而缓解了核苷酸代谢抑制和膜的恶化,提升解磷微生物在高浓度铅离子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生长特征。这些结果为铅离子暴露对MIPP中微生物的生物毒性提供了新的生物分子信息,为该方法应用于环境铅离子修复提供理论支撑。

唐斐为环境与资源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本科就读于湘潭大学兴湘学院。田江致力于MIPP技术的土壤重金属修复机制及其应用性研究,通过利用土壤解磷微生物及菌群,耦合环境友好型有机质、无机磷等构建可原位高效矿化重金属的复配体系。近三年来,先后探讨了MIPP技术中的解磷微生物溶磷机制(Curr. Microbiol., 2020; Metabolites, 2020)、铅离子生物矿化机制(Ecotox. Environ. Safe, 2021; Biology, 2021)、解磷微生物细胞适应性机制(J. Hazard. Mater., 2022)及联合植物毒性效应(J. Hazard. Mater., 2021),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