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江苏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我校师生在AppliedCatalysisB:Environmental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2-08-30 11:04:43    浏览次数:210    来源:江苏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我校吴春笃教授、刘军教授和化学化工学院吕晓萌教授团队合作,在环境领域顶级学术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影响因子24.319)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Mediating heterogenized nickel phthalocyanine into isolated Ni-N3 moiety for improving activity and stability of electrocatalytic CO2 reduction。论文的第一作者为我校2020级环境科学与工程博士生龚善和,吕晓萌、吴春笃、刘军为共同通讯,江苏大学为论文第一完成单位。



电化学CO2还原反应(CO2RR)模拟人工光合作用,同时整合CO2、H2O和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实现碳中和循环和高效储能的一种有前途的策略。值得关注的是,最新的技术经济分析表明,双电子转移产物一氧化碳(CO)在商业上最有利可图。此外,CO作为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可用于费托合成和醇合成反应中。目前实现CO2高效资源化转化的关键在于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的研发。

前期,通过分子催化剂催化位点可控的优化,成功优化钴基多相分子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nano energy, 84, 2021, 105904)和(Adv. Funct. Mater. 2022, 2110649)。但研究发现异质化的镍酞菁(NiPc)多相分子催化剂的电催化稳定性很差(单一产物选择性<80%,稳定测试<2000s)。吕晓萌、吴春笃研究团队发现,通过高温碳化的策略来稳定分子中心Ni催化单元,可以有效改善异质化的NiPc多相分子催化剂的电催化CO2还原的稳定性,实现对单一产物CO的最大选择性为98.57%, 稳定测试14h。研究团队针对稳定性机理及温度对构效关系的影响规律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总结了相关基础理论。该稳定性机理成功用于指导在不同碳基底上设计稳定的Ni催化单元,构建多类型稳定、高活性的催化剂。该研究团队还结合燃料电池技术和可充放电电池技术,设计了锌-CO2可充放电电池,该电池显示出0.64 mW cm−2的峰功率密度和91.45%的CO法拉第效率。这项研究成果为CO2资源化装置及催化剂的研发拓宽了道路。(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