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北京化工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北京化工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北京化工大学科研团队为我国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做出重要贡献

发布时间:2022-09-01 14:52:15    浏览次数:904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8月15日,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刘杰教授团队参与的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合作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其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实现中交,为实现“1.2万吨/年48k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的目标迈出关键一步。

中国石化从2007年起部署碳纤维项目,刘杰教授团队与上海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长期保持紧密合作,先后实现了中试到万吨级产业化的跨越。在中国石化科技部与上海石化的支持下,刘杰教授团队与上海石化合作共同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年产3000吨PAN基原丝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开发,于2016年开展大丝束碳纤维专用设备研制及技术攻关,于2017年完成大丝束碳纤维工程化装备试制与调试。2018年3月,该项目于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碳纤维中试基地和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在国内首次成功试制出真正意义上的大丝束碳纤维。经第三方检测,48K大丝束碳纤维力学性能达到国外同类大丝束碳纤维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刘杰教授介绍,2018年以来,团队先后承担参加了中国石化上海石化“千吨级预氧化碳化生产线工艺包开发”、“大丝束碳纤维千吨级工程化技术及应用工艺研究”及“48K大丝束碳纤维产业化技术攻关”等大丝束碳纤维技术攻关项目工作。在中国石化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团队陆续攻克了大丝束碳纤维快速预氧化、工程化、大K数等系列先进技术,为上海石化大丝束碳纤维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下一步,团队将继续与上海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保持紧密合作,致力于推动国内碳纤维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刘杰教授团队在上海石化交流

据了解,经过近30年的发展,以小丝束为代表的国产碳纤维制备技术基本满足了国防军工的应用需求。但由于技术、产品及装备被欧美日跨国企业垄断,高质高效低成本的大丝束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应用技术一直是我国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风电等现代新兴工业领域发展的技术瓶颈。近年来,随着现代工业快速发展,国际上大丝束碳纤维产量已经占据碳纤维总产量的50%以上,大有取代小丝束碳纤维之势,已成为碳纤维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其关键技术和工程化装备正逐步成为国际碳纤维产业科技竞争的主战场和战略高地。我国现已将大丝束碳纤维制备和应用技术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材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