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中国人民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环境学院本科生实践团队赴北京延庆开展调研

发布时间:2022-09-05 09:54:34    浏览次数:132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官网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8月30日至9月1日,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环境学院组织2020级、2021级本科班学生前往北京市延庆区开展为期三天的生态文明实践教学活动。本次活动由环境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庞军担任领队,助理教授马奔、丁霖及26名学生参加。

探访松山保护区,学习物种识别与森林防火

8月30日上午,实践团队一行前往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观学习。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北京市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完整的生态系统,资源丰富,植被茂密,在水源涵养、空气净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师生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参观了松山生物多样性展厅。从春到冬,伴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师生们不时驻足,领略松山的自然景象。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松山自然保护区标本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更加真切地见证了松山的生物多样性,一件件动物标本栩栩如生,展现着松山丰富的生物种类。在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同学们不仅认识了更多动植物,还深刻认识到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同学们积极提问,收获良多。

标本馆参观结束后,实践团队来到了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消防大队所在地。消防队员们详细地为全体成员介绍各类消防装备,从灭火器到救援绳栓,从救援头盔到救生服,师生们对森林防火的艰难与辛苦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随后,实践成员积极踊跃地尝试各类消防装备,亲身穿戴救援所用的衣物,亲手操作救援所需的器械,切身体验森林消防的基本步骤。操作沉重的工具对于师生们来说是一次体验,但对一旁的消防队员来说,背着它们走一天的山路,却是森林防火的日常。同学们认识到提升森林防火意识尤为重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是在为消防队员减轻负担。

随后,实践团队来到保护区管理处会议室,聆听了科普宣教科副科长安菁题为“守护绿水青山,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讲座。讲座分别从松山保护区基本情况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两个方面,详细地向大家展示了保护区的全貌和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及森林资源调查等。讲座内容既契合了实践成员所学的知识又妙趣横生,师生们认真做笔记,在学习的同时提高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讲座结束后,实践团队与松山保护区管理处主任盖立新、副主任田恒玖、科普宣教科科长王祎飞开展了座谈交流。





深入缓冲区,实地体验环境监测技术

8月30日下午,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检测保护科负责人向实践成员介绍了松山智慧保护区综合平台,系统地介绍了平台中资源本底、巡护监测、红外相机、视频监控等十二个模块的信息化内容。松山自然保护区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不仅可以实现保护区的智能化动态管理,而且也让动植物资源、管理资源、管理设施等信息充分动起来、用起来、分析起来,实现了自然保护区的全过程智慧化管理。马奔和丁霖在听取介绍后,深入提出了一些问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松山自然保护区环境监测问题,并为松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及保护地治理提供了合理建议。

讲座和座谈交流环节结束后,在松山管理站工作人员带领下,师生一同参观了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地带。随着山间小路一直向上,同学们依次参观了红外线相机、人工鸟巢、害虫诱捕器以及马氏网昆虫诱捕器等设备,工作人员不时为大家介绍各种设备的作用机理。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设红外线相机222台,提供了不计其数的珍贵图片数据,同学们在现场透过摄像机,切身感受到了这个藏在大山里的隐秘世界。

随后讲解员现场演示了样方检测物种多样性的过程,包括固定样地的划定和样地内各类生物量的测定方法。环境学院师生认真观察并积极提出问题,进一步了解环境监测方法,深度体会实践课堂的重要意义。



走进玉渡山,探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路径

8月31日上午,实践教学团队在庞军的带领下,前往玉渡山自然风景区进行了参观考察。在松山保护区科普宣教科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成员一起在大草甸上进行自然体验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让师生亲近自然的同时,帮助大家熟悉彼此,提升团队凝聚力。

在体验活动的最后,师生们领取到了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的文创礼品。承载“兰花”信息的笔记本、精巧的松鼠夜灯、厚厚的松山物种资源图谱以及可多种背法的书包,都显现出松山保护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的不懈探寻。

当天下午,在玉渡山管理站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前往玉渡山开展观鸟实践活动。沿着蜿蜒山路拾级而上,师生们走过合宜瀑布、忠心广场与三泉泻玉等多个自然景点,看到了雕鸮、野鸳鸯等珍稀鸟类,观察到了血松、火烧兰、北京水毛茛等特有植物。在庞军、马奔、丁霖以及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同学们加深了对保护区的认识与了解,提高了环保意识。



攀登八达岭长城,感受自然与人文融合之美

9月1日上午,调研团队乘车前往八达岭长城开展参观实践活动。作为全国确定的首批10个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区域,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先期选址于延庆区八达岭长城,近些年该区域长城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当地森林生态系统也在不断恢复和重建,生物多样性明显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近距离观察到珍稀动植物的面貌,欣赏到玉渡山优美的自然风光,实现了与自然的深度互动,更进一步理解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体悟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