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西南民族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西南民族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心所向 情所系 行所至 ——民大师生志愿者抗“疫”侧记

发布时间:2022-09-08 10:16:10    浏览次数:672    来源:西南民族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9月1日至今,疫情形势复杂且严峻,静待学子归来的校园未能按原计划焕发勃勃生机,反而是被“一键切换”,各校区实施静默管理,每日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全校上下的当前任务便是同心抗“疫”,筑牢校园安全屏障。

连日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有一群温暖的人有召必应,逆风前行,为守护校园积极奔走,他们便是民大师生志愿者。目前,已有400余名志愿者分时段参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累计服务师生万余人次。

“招募信息才发出去不久,就有几十个报名者了”,正在协调任务分工的学校工会常务副主席康全忠说,没有什么动员,大家情牵校园,只想共同守护。

检测物资调度、扫码录入信息、分发棉签、秩序维护、楼栋通知……志愿者们很快进入角色,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日日坚守、默默付出,只为跑赢时间,战胜病毒。





都说疫情期间最敏感的是红色,但此刻校园里最能够温暖人心的也是红色。由党委组织部召集的党员先锋队迅速响应,穿上红马甲积极投身志愿服务中。党员们化身“大白”“蓝精灵”“喊楼人”……他们以强烈的责任担当,专业的服务精神,让身为党员所拥护的那抹红变得更为艳丽。

一边干一边改进,党员先锋队不断思考如何提高核酸检测效率,于是便有了第二次检测前传遍楼宇的呼喊声,“请1栋、2栋的老师、住户佩戴好口罩,下楼做核酸啦”“请3栋、4栋的老师……”,这样贴心的“喊楼”方式让队伍排得不再长、等待时间不再久;于是也有了第三次检测前先扫码签到,再核酸信息录入的摸排统计双保险……核酸检测变得更有序,彼此配合变得更默契。





在这群志愿者中,既有党员先锋队,也有学生志愿团。“我建立了学生志愿者储备群,并组织成立学生志愿者临时工作小组,看到小伙伴们的积极加入真的挺感动的”,校红十字会学生分会的王正芳凭着以往志愿公益服务的经验,迅速组织学生力量参与到校园防疫工作中。

学校为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安全,避免交叉感染,只允许学生志愿者参与了短时间服务。这期间,由于系统卡顿造成检测延迟,可即便是风雨交加中的长时间坚守,也无一人叫苦离岗。学生志愿者储备群仍未解散,时刻准备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守护校园贡献青春力量。





帮助无法扫码的离退休教职员工录入身份信息,协调年龄大和行动不便师生先行检测,耐心解答属地及学校防疫政策要求……志愿者们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里。“请大家间隔一米排好队。” “请戴好口罩。”“请提前打开健康码。”……这些话,志愿者们每天讲着太多遍,且将反复继续。



“怎样可以当上志愿者?我也想帮帮忙”,一位退休教师的诉求温暖了在场的志愿者们。“我们听从指挥不添乱,只要组织上需要,我们随时投入战斗”,因居住地不在招募范围没能如愿加入志愿服务的老党员坚定地表达着心愿。

心所向、情所系、行所至。在当下这场与疫情的较量中,师生志愿者以赤诚之心书写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红色防线”,他们是可敬可爱的“抗疫”守护者,是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