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中国人民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吴晓球教授为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新生讲授新学年专业第一课

发布时间:2022-09-16 15:32:53    浏览次数:187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官网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9月14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金融学一级教授吴晓球为财政金融学院研究生新生讲授新学年专业第一课,作了题为“金融变革的逻辑:脱媒的趋势和技术进步的力量”的演讲。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钱宗鑫主持本次讲座,400多名2022级研究生新生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聆听讲座。

三小时的演讲,吴晓球从学业规划到学术研究,从思维训练到思想养成,从研究方法到专业视野,精彩纷呈。在简要回顾了自己学术发展历程后,他表示,大学不是灌输知识的场所,而是培养认知能力的地方。首先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要有起码的是非认知。他强调,做学问需要一种“发呆的精神”,要深刻思考问题后面的逻辑,进而找到打开学术之门的钥匙。如果说本科阶段重在基本常识的构建,形成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那么研究生阶段就是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

吴晓球在讲课中表示,如何促进财富增长、优化资源配置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市场经济是激发人们积极性、创造性的机制,是充分施展人们才华,使得财富源源不断得以创造的经济制度。实践证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制度。吴晓球随后以市场经济基本元素为主线,从分工、交易、自由市场、价格的形成、市场主体的平等性等基本概念到资本的作用乃至市场机制的发挥,为同学们梳理了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并就逻辑分析方法和实证分析方法的运用,以及两者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要重视计量分析方法的科学训练。他表示研究生尤其博士研究生要有创新精神,强调在学术研究中要善于倾听不同意见,学术争论是学术繁荣的重要基础。吴晓球高度评价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学术包容性、实事求是的基因和“有理想、不张扬”的风格特质。

随后,吴晓球从金融结构性变革的逻辑起点展开,在历史视角下回顾了四次产业革命与金融业态演变之间呈现出的耦合性。他表示,金融是财富创造的杠杆。金融业态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产业革命和经济长周期的出现,对增量财富创造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吴晓球认为,金融结构的演进伴随着风险理念的更迭,金融功能演变的本质是从“创造货币流动性”到“创造货币-资产双流动性”的转变,资本市场是激励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机制。创造资产流动性的时代是一个极富想象的时代,就金融变革而言,我们不应让供给主导需求,而应由需求牵引供给。中国是一个大国,需要庞大、丰富且富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关于资本市场的法律与制度变革,吴晓球以“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资本市场”“如何发展好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未来目标”为逻辑线索,回顾了中国资本市场30多年发展历程及标志性事件,表示中国资本市场正在法律、制度方面针对科技创新做适应性调整。他提出,注册制条件下的法律融合是基本趋势。我们既要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又要不迷信他们,同时又要进行新的探索,中国的金融变革正在形成这样一种模式。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问。吴晓球就“后疫情时代如何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资本市场的功能定位”等问题作了翔实解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