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中国人民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中国人民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第二届博士生科研年度论坛举办

发布时间:2022-09-28 09:33:16    浏览次数:149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官网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9月21日,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021级博士生科研论坛举办。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021级全体博士生结合一年来的科研进展向博士生导师做了详细汇报,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全体教师按照导师组参会讨论,并对汇报工作依次做了认真点评。此外,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数名研究生也旁听了本次博士生科研论坛。

博士生科研进展论坛是高瓴人工智能学院人才培养的创新之举,参与对象为学院人才培养导师组全体教师和博士生(含直博生)。按照人才培养导师组分组,每组评审成员由组内教师构成,汇报人由组内学生构成。通过分享,旨在提升博士生的学术综合实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切实追踪博士生科研进展,加强博士生培养全过程质控体系建设。

第二届博士生科研年度论坛共分四个会场,分别为信息检索与自然语言处理1会场、信息检索与自然语言处理2会场、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会场和人工智能理论与交叉应用会场。



信息检索与自然语言处理1会场评委老师为教授文继荣、教授赵鑫、长聘副教授宋睿华和长聘副教授严睿。12名同学作了科研汇报,汇报内容包括自然语言处理和多模态信息理解与交互,以及生物、金融等交叉领域的研究课题。

文继荣表示,同学们应将本次论坛作为与老师、同学的深入交流探讨,坦诚分享科研经历、研究规划与困惑,以获得老师们的帮助和建议。他鼓励同学们,不论过去一年是否有论文的正反馈,只要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信心,做有意义的研究就值得坚持。赵鑫积极与大家分享对组内博士生的一些要求与培养方法。孙宇冲同学在过去一年进步显著,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科研经验。

信息检索与自然语言处理2会场的评委老师有教授窦志成、教授徐君、准聘助理教授毛佳昕和准聘助理教授陈旭。13名同学聚焦信息检索与推荐系统作了分享汇报,介绍了自己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规划,老师们热情细致地提出了改进方向,并耐心解答同学们的疑问,给出了中肯建议。

窦志成表示,科研应该有自己的方向,而不是追逐热度;深入思考,问题应该越做越多。徐君认为,科研应该要做本质的、有深度、有意思的研究,并提出了博士研究方向的两个选择:“抓一条线”或“扫一大片”。陈旭认为,一篇论文的解决了什么问题比具体技术更吸引人,审稿人更关注论文的新颖性。



机器学习与计算机视觉会场评委老师有教授卢志武、教授魏哲巍、准聘副教授苏冰、准聘副教授刘勇、准聘助理教授胡迪、准聘助理教授李崇轩。15名同学围绕“多模态检索、图像生成、图机器学习、连续学习和联邦学习”等作了汇报。

胡迪表示,科研的目的并不是要发很多论文,而是应该将研究重心放在为这个领域做出具有创新性的贡献上,更有深度地去研究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这一建议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思。

人工智能理论与交叉应用会场评委老师有长聘副教授祁琦、长聘副教授孙浩、准聘副教授许洪腾、准聘助理教授沈蔚然、准聘助理教授王子贺、准聘助理教授周骁。14名同学作了科研汇报,汇报主题包括复杂系统建模、自然语言处理、科学智能、随机过程、最优传输和联邦学习等。

针对李锦林同学关于“基于多模态学习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预判”的研究汇报,沈蔚然首先肯定了研究课题的新颖性,建议进一步完善前期的分析性工作,在方法上做一些有说服力的创新研究;许洪腾针对实验细节,建议增加图隐层表征的维度再做尝试。



与会博士生一一介绍了自己的科研进展情况,提出了博士研究主线的选择与未来规划,老师们对大家的工作成绩予以肯定,并对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帮助。导师点评启发了深入思考,为研究者未来的科研道路指明了方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