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中南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张国刚团队揭示甜味饮料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风险间的关联

发布时间:2022-09-28 14:44:16    浏览次数:367    来源:中南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张国刚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BMC Medicine上在线发表原创文章“Associations between consumption of three types of beverages and risk of cardiometabolic multimorbidity in UK Biobank participants: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探索三种甜味饮料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风险间的关联。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4级八年制研究生罗依为第一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张国刚教授与湘雅医院程勋杰助理研究员为论文的通讯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为第一作者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心脏代谢性共病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心脏代谢性共病,即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心脏代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等)的疾病状态。近年来,多项研究证明心脏代谢性共病能显著升高患者致残率与死亡率。既往研究发现,多种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运动等均能影响心脏代谢性共病的发生风险,但目前缺乏饮食与心脏代谢性共病风险的关联研究。本研究基于大规模前瞻性队列UK Biobank,首次探索了三种甜味饮料(含糖饮料、代糖饮料和纯蔬果汁)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含糖饮料,包括在生产过程中加入了添加糖的碳酸和非碳酸软饮料、果汁饮料和运动饮料。代糖饮料,通常指使用人工合成甜味剂代替传统添加糖的甜味饮料。研究结果表明,摄入含糖饮料与代糖饮料摄入超过每天1份(250mL或一罐)分别能升高19%与15%的心脏代谢性共病风险,而摄入纯蔬果汁超过每天1份能降低10%的心脏代谢性共病风险。该研究为甜味饮料摄入限制提供了新的临床证据,为大众甜味饮料摄入量提供指导,为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常见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据悉,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张国刚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目前,已在国际上首次鉴定并命名了血管过氧化物酶—VPO1,并发现VPO1通过诱导氧化应激在高血压血管重构、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等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团队率先将表观遗传学理论和技术引入硝酸甘油耐受的机制研究,解答了困扰临床多年的“硝酸甘油耐受”难题,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上取得了多项重大的原创成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