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厦门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王春在研究员应邀作厦门大学南强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2-10-10 10:28:07    浏览次数:178    来源:厦门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9月2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王春在研究员应邀在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作题为《北半球夏季超级热浪的成因及其研究展望》的南强学术讲座。


王春在研究员应邀作厦门大学南强学术讲座


王春在研究员从热浪事件的常规定义出发,通过丰富的案例,列举了2021-2022年全球范围的极端热浪事件及其灾害性影响,包括欧美火灾和极端高温、中国夏季破记录的高温干旱,强调了热浪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对已有研究提出的热浪理论进行总结:人为外强迫(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以及大气环流异常等内部变率均会影响热浪事件的发生发展。

随后,王春在研究员系统地论述了北半球夏季热浪的成因极其研究展望。报告中他以热穹顶模型揭示北美热浪的发生机制,并阐述了2017-2018年北半球夏季高温热浪有关的大气环流型。他指出,大气环流模态对热浪事件往往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通过合理的模态提取方法,可以有效地解析影响热浪发展、成熟和衰退各阶段对应的不同大气环流形态。观测数据以及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结果均表明,温室气体排放是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变暖的主导因素。在中等强度的碳排放情景下(SSP245),2015-2100年期间极端热浪事件的发生概率将提高32%,而本世纪末的夏季时长也将增至142天。在大气湿度对热浪的影响方面,王春在研究员创新性地提出了“湿热浪”的概念,强调评估热浪的强度应综合考虑温度和湿度效应;同时,他还通过定义“湿度放大效应”,量化评估了湿度对热浪的贡献。

王春在研究员详实的数据和丰富的案例引发现场230余名师生和线上近300名听众的深刻思考,师生及听众就“全球变暖背景下热浪的参照标准”“极地海洋对热浪事件的影响”“不同海域海洋模式的差异性”等问题与其展开热烈的讨论。在本次讲座中,王春在研究员还重点阐述了海洋过程对极端事件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潜在作用。


王春在研究员应邀作厦门大学南强学术讲座


实验室主任史大林(右一)为王春在研究员(左二)颁发南强学术讲座纪念牌

23日上午,王春在研究员还与物理海洋、大气等相关学科教师座谈。座谈会上,江毓武教授展示了厦门大学在海洋碳循环、近海生态环境、物理海洋学等领域的研究、平台建设等情况,与会教师也分别就自身研究方向与王春在研究员进行科学探讨,以期后续开展更深入的合作与交流。

“南强学术讲座”命名源于厦大“南方之强”的称号,自2002年起设立,邀请各学科领域知名、资深或在国际、国内社会上有广泛影响的学者开讲,是厦门大学最高层次的学术讲坛。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迄今已有30余名科学家受邀做客“南强学术讲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