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我校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全力配合省委、省政府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积极组织科研力量发挥学科优势,集中优势科技资源、优势专家团队、优势科研创新平台,及时启动新型冠状病毒应急防治科技攻关,加强与北京大学、中国疾病预防中心、解放军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省疾控中心、太原第四人民医院等单位协调联动,开展优势互补的联合攻关,获批三项山西省“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防治研究”专项。
复杂系统所靳祯教授带领校内外60多人组建传染病模型计算团队,开展对COVID-19的传播建模、计算仿真,以及干预措施评估,计算成果多次呈送科技部、教育部以及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山西省科技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疫情防控中。团队每天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计算结果呈送国家卫健委疫情研判组,为做决策提供量化参考。并分别给出了全国、武汉、山西等的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的基本再生数、替代数,拐点与高峰时间,最终流行时间,峰值及最终流行规模;疑似病例中COVID-19染病者占比及核酸检测的阳性率计算;评估了全国、武汉、山西等不同的干预措施,为复学、复工等提供建议;开发了新型冠状病毒预测预警及防控措施评估大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这些研究内容将为COVID-19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撑,为突发传染病防控提供应用示范。
生命医学研究院吴长新教授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易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后病人咳痰难,导致采集样本困难的问题,拟构建高灵敏度与高特异性的新型冠状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基于此研制新冠肺炎检测试剂盒。通过比对新型冠状病毒与人间流行的其他四种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发现新型病毒基因组独有序列,根据荧光定量PCR引物探针设计原则设计多套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引物探针,在实验室利用模拟样品测试灵敏度与特异性,选择表现优异者应用到临床标本检测,并最终定型新型冠状病毒额肺炎检测试剂盒。本试剂盒与其他产品平行检测可提高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准确率,为更好控制疫情提供帮助。
生命医学研究院李建国副教授通过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RNA易发生突变。病毒是否通过基因组变异获得更大毒力和人间传播力尚不可知,相关监测手段的缺乏带来极大公共卫生隐患。如何建立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方法可以有效监测这些变异的发生,并及时预警病毒毒力和传播力增强,便于政府社会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具有很高的公共卫生意义。项目组拟建立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扩增方法,应用到新型冠状病毒临床标本检测,并与病例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结合分析,发现影响病毒毒力和传播力的基因组突变,并针对性构建突变区域快速筛查方法,用于快速锁定易于向重症发展的患者和潜在超级传播者,可帮助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以及更有效控制疫情发展。
据悉,此次山西省“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研究”专项研究确定首批项目14项,每个项目先期给予一定启动资金,后续经费根据项目进展、疫情防控效果和需求预算,进行统筹考虑,确保科技成果尽快用于疫情防治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