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我校严格按照党中央、北京市和河北省的有关部署,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出台各项防控措施,坚决遏制校内疫情蔓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科学技术研究院出台疫情防控期间科研工作指导意见,制定工作方案,贯彻落实相关要求,严格控制疫情期间现场科研活动;鼓励教师抢抓机遇,高质量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申报工作;号召科研工作者发扬科学家精神,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抗击疫情的科技攻关;进一步落实科研“放管服”各项措施,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微服务小程序等线上办公方式为师生提供科研工作服务,提高办事效率,用实际行动践行“立德树人”初心使命,为抗击疫情作出华电人的贡献。
除了多措并举助力防疫期间日常科研工作,学校围绕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与应对的紧迫需求,划拨100万元设立专项基金,资助一批应急课题助力疫情防控。据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杜小泽教授介绍,截至目前共收到60项申报课题,内容涉及病毒传播阻断机制研究、疫情跟踪调查、病毒检测装备等多个研究方向。部分科研成果已初现成效,其中华北电力大学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研发的“测温人脸门禁考勤一体机M5T”正式上市,助力企业安全复工复产。华北电力大学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开展的新冠肺炎疫情专项研究被多家主流媒体深度报道。
企业复工在即,快捷有效的人体测温设备成为紧俏的防疫物资。我校扬中智能电气研究中心的科研教师在研究中心原有的智能视频基础和门禁技术上,新增加了红外测温技术,能够1秒内非接触式的测量体温,快速筛查,避免交叉感染,一览掌握全员健康信息。此门禁设备已经申请北京科委和教委项目,并与南方电力,内蒙古电力等单位达成项目合作关系,近日即将助力南京无锡等多家工地复产复工。
在全国打响抗疫战的第一时间,我校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组成精干的研究小组,结合自身大数据与哲学社会科学交叉研究的优势,对疫情暴露出的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验室主任王建红和其他成员撰写的《疫情“大考”面前须善用大数据》《“战”疫情,让大数据派上大用场》《 大数据造谣?错!它辟谣正忙呢!》《更多亮眼表现,还得加快补短板》《疫情排查,大数据大展身手》等4篇文章介绍了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在追踪确认感染源、人员流动、信息筛选、精准防控疫情、疫情物资管理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利用大数据技术防疫抗疫提供了理论指导。文章先后被学习强国、新华网、光明网、中共中央信息安全和网络化办公室官方网站等多家媒体转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上一篇:杨勇平到控制与计算机学院调研
下一篇:校领导赴环工系督查疫情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