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以文字致敬抗疫英雄,用声音传递战疫力量。3月16日,从中国教育电视台传来消息,由我校教务处(校语委办)、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培育选送,校语委委员、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系何明家、李梅两位老师参与朗诵的全国26所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同诵一首抗疫诗——《战瘟神》在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节目随后还将在中国教育网络电视、中国教育电视台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矩阵号、中国语言文字网、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微信公众号、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相关宣传平台等推送和展播。
本次“同诵读
共战疫”公益诵读接力及原创诗文征集活动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发起,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组委会、语文出版社联合60家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共同主办,活动旨在发挥全国各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汇集语言文字战线力量,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人们。首个全国联诵作品《战瘟神》由诗人阿紫作词,全国26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共同诵读,我校基地代表陕西高校参加了诵读活动,新闻与传播学院优秀青年教师何明家、李梅两位老师应邀出镜诵读。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积极响应教育部、国家语委的倡议和部署,在省语委和学校的领导下,以语言文字助力学生成长,以语言文字凝聚人心,以语言文字鼓舞士气,以语言文字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大事件,组织开展了多项教育活动。一是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全国“同诵读
共战疫”公益诵读接力及原创诗文征集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号召全体学生阅读经典,读书抗疫。一个多月来,先后选送新闻与传播学院、文学院、音乐学院多个师生优秀吟诵作品和原创诗文作品。同时,积极参加全国指定作品联吟活动,先后录制并选送《战瘟神》《致敬白衣战士》等多部优秀视频作品。二是会同文学院、新传院、美术学院等语委成员单位及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学生处)、党委研工部(研究生院)、教育基金会(校友总会)等部门联合举办“战疫情、聚正能——我们在一起”征稿活动(http://jwc.snnu.edu.cn/info/2102/8834.htm),号召全校教职工、在校学生及校友用手中的文字和铿锵有力的声音,记录这场防疫狙击战中值得铭记的时刻。三是发现和整理我校师生优秀原创抗疫作品。连日来,先后发现、整理和推出多个师生用语言力量助力战疫的典型案例:新闻与传播学院余海龙、安娜两位老师先后指导学生录制《疫情之下,如何好好生活》《不能相见,还好见字如面》等多个优秀原创视频作品。文学院秦风诗社同学在指导教师郭迎春老师指导下录制《秦风无衣》等多部优秀诵读作品。音乐学院康瑛老师为学生深情地写下了《心系学生,暖心班主任的深情“告白”》。体育学院万炳军教授创作了“青少年‘防控疫情’三字文”。新闻与传播学院何明家老师参加学校宣传部主办的“‘朗读版’《战‘疫’家书》”活动,深情朗诵《亲爱的琴,盼你平安归来》等。四是发挥语言文字的积极作用,由宣传部、远程教育学院邀请我校语委委员、文学院曹胜高教授开发开设《国学与心态管理》等在线直播课程,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引导大家在疫情防控期间养成积极乐观的心态。
危机时刻,语言文字是战斗力;抗疫一线,语言文字是凝聚力;抵制谣言,语言文字是反击力;为心灵疗伤,语言文字是治愈力。当我们的同胞在病毒的肆虐下苦苦挣扎的时候,当我们一起奋战在抗击疫情前后方的时候,当我们困守家门不能相见的时候,当我们相互守望等待疫情散去的时候,一句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常常给了我们希望和力量。未来,我校教务处(校语委办)、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将进一步创新形式,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人文底蕴核心素养,服务推普扶贫攻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对港澳台文化交流、“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等国家重大倡议,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