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北京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重大突破!中国南海可燃冰第二次试采成功:北大水合物中心卢海龙教授团队发挥重要作用

发布时间:2020-03-27 14:36:30    浏览次数:666    来源:北京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2020年3月26日,自然资源部召开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成果汇报视频会,宣告我国第二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于2020年2月17日试采点火成功,持续至3月18日完成预定目标任务,创造了“产气总量、日均产气量”两项世界纪录。试采在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开发的关键技术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完井及配套工艺上在世界上首先取得突破,成功实现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阶段性跨越,为实现产业化开发迈进了关键的一大步。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具有能量密度高、污染小、储量大等特点,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性替代能源。世界各主要能源消费国对天然气水合物的产业化开发给予高度重视,已经在加拿大马利克、美国阿拉斯加、日本南海海槽和中国南海开展多次试验性开发。

在我国第一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后,北京大学对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高度重视,校长郝平亲自过问,成立了北京天然气水合物国际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水合物中心),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和学科建设办公室对水合物中心进行论证及人员配置、人事部和工学院进行人员聘用手续、房地产管理部在实验空间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次试采中,北大团队在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合物中心主任卢海龙教授继续出任本次试采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指导开展水合物勘查和试采有关基础物性研究,为试采工程提供了理论支撑;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何涛副教授为试采工程制定了试采监测井监测方案;包括张敏副研究员,何川副研究员,古利娟助理研究员,博士后何向阁、刘飞、詹林森和王磊等在内的原位监测技术团队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电温度压力传感装备应用于试采监测,性能优于国外同类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卢海龙、张敏等参加了试采实施现场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北京大学水合物团队在试采平台“蓝鲸二号”:左三为卢海龙,左一为张敏

水合物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领域,来自多个学院的老师(关平教授、吴朝东教授、侯贵廷教授、赖勇教授、陈章渊教授、刘谋斌教授、李巨浩副教授等)以及水合物中心团队的研究人员(杨海琳博士、于珊博士)、工作人员(卢鑫迪、王筱萌和赵晓明)、博士后(邓亚骏、丁言露、范欣欣、李媛等)和研究生(尚世龙、黄鑫、蔡文久、陈惠昌、庞磊、刘宇佳、马公正、陈雪君、李媛媛、刘标、管文、张艺璇、唐钰开、李臻超、饶诗杭、张书莞等)参加了试采有关研究工作,在水合物成藏机理、基础物性、生产模拟、试采井数据解释、井位设计、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需要提及的是,物理学院甘子钊院士自始至终大力支持学校水合物研究和技术研发,并参与指导规划。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