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重庆大学> 时政要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用“绣花功夫”做好扶贫 重庆非重点贫困地区脱贫不松劲

发布时间:2020-03-31 16:50:12    浏览次数:540    来源:政府网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新华社重庆3月31日电(记者 周凯)“住了几十年的土瓦房去年改建成砖房,养了50只鸡1头猪,流转了1亩多土地,种了2亩多稻谷和玉米,平时在村里的茶园、种植基地务工。”在重庆市市级贫困村永川区宝峰镇龙凤桥村,曾因老伴生病致贫的70岁村民聂绍元向记者细数生活节节高时说,“去年我们老两口收入2万多元,生活不用愁!”

位于重庆西部成渝经济圈的永川区不是重点贫困地区,全区10737人贫困人口中,未脱贫只有19户。龙凤桥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兴春介绍,村里24户建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当前扶贫工作就是防止贫困户和1户边缘户、1户监测户返贫,这几年全村大力发展茶叶6700多亩、乳鸽8万对以及500多亩小龙虾、水草等种植养殖业,通过贫困户入股、就近务工等方式巩固脱贫成果。

记者在重庆市部分非重点贫困地区采访看到,这些地方脱贫摘帽不摘帮扶、不摘监管,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构建防止返贫机制,用“绣花功夫”做好扶贫。

北碚区市级贫困村小华蓥村位于重庆主城北部的华蓥山脉,已脱贫的贫困户王一普负责该村血橙种植基地日常管护。他对记者说:“这几年村里水果产业发展好,我一年土地流转租金有4000多元,现在不出去务工了,在村里就能务工,还能照顾家里。”

“全村共有35户建卡贫困户,2015年已实现整村脱贫,但前几年村里缺少支柱产业,返贫和新发生贫困风险较大。”小华蓥村村支书成伟介绍,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近两年380亩樱桃、300多桶蜂蜜、100多亩百香果和血橙等产业已成规模,为全村增收10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壮大了,不再是产业空壳村了,集体经济10%的收益专门给贫困户分红。”

重庆一些脱贫村加快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脱贫攻坚成果惠及更多村民。在重庆工业基地长寿区,市级贫困村葛兰镇塘坝村主干道160盏太阳能路灯即将安装,几台挖掘机正在作业,当地乡村旅游项目正加快推进。

葛兰镇镇长张麒麟介绍,通过发展高山蔬菜,成立蚕桑股份合作社、劳务合作社、中蜂养殖合作社等,塘坝村19户建卡贫困户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为让更多村民受益,我们利用生态优势发展农旅融合产业,计划种植桃花、梨花1200亩,修建停车场、果园步道,将游客引进来,把农产品卖出去,推动塘坝村乡村振兴。”

重庆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重庆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10项精准帮扶专项行动,在非重点贫困区县做好扶贫,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