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广州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广州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在线教学优秀案例分享】梁颖晶:精心设计,应对在线教学新挑战

发布时间:2020-04-07 11:43:30    浏览次数:424    来源:广州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课程逻辑性非常强。在土木工程系学生中一度流行这样一个小故事,“老师问某位学生‘以前的课看你听课很专心,怎么今天我看你心不在焉的?跟不上吗? ’,学生回答说‘我今天就是在您讲课的时候,签字笔掉了,我低头捡笔,等我抬头就发现我已经听不懂了’。”虽为笑谈,却从侧面看出《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知识点的紧凑性。疫情之下,土木工程学院梁颖晶老师开展《结构力学》在线教学,如何避免学生跟不上知识点、避免学生的状态“掉线”成为她精心思考的教学内容。

梁颖晶,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讲《结构力学》《建筑力学》《水力学》《弹塑性力学基础》《结构分析与Matlab程序设计》《理论力学》等本科生课程和《弹性与塑性力学》《结构动力学》《冲击动力学》《实验物态方程方程》《结构非线性分析》等研究生课程。主持省、市以及校级教研项目各一项,发表教研论文若干篇。曾获第八届全国工科结构力学及弹性力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广东省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工科组三等奖、广州大学第八届青年教师课堂讲课竞赛一等奖等。

选用“双保险”平台 强化师生互动

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结构力学》主要任务是在学习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杆件结构的静力计算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有关专业课程以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好力学基础,培养学生结构分析与计算等方面的能力。“疫情期间,学生不能直接跟老师面对面交流,很容易出现分神的情况,一个知识点没有跟上,后面将会出现麻烦。”梁颖晶表示,《结构力学》教学知识点一环扣一环,课程逻辑性很强,同时,该课程教学需要有大量的公式推导以及作图,需要学生有大量的练习作业,这些都对在线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课堂客观题

学生课堂投稿

基于此,在教学平台的选择上面,梁颖晶首先考虑学生课后复习的需要,首选能够进行视频回放的教学平台。“一个教学平台如在流量大等情况下会出现卡顿甚至崩溃等影响正常授课的情况,《结构力学》课程采用腾讯课堂和长江雨课堂同时开启的视频直播功能进行线上教学。” 实施过程中,有一两次平台分别出现故障,由于同时备有另外一个平台的运行,教学没有中断,没有耽误教学进度。梁颖晶表示,这样的做法虽然费流量,但能对课程起到双保险作用。两个平台还能同时使用,实现优势互补,如长江雨课堂的推送PPT、各种主观客观题、投稿、弹幕、板书等功能与腾讯课堂的讨论区、学生举手、画中画(可以同时显示屏幕和老师头像进行动作示范)等功能可以相互结合,借助手写板和高清晰度耳麦,通过视频、声音、板书动画相结合的讲解过程,能够较好地实现师生互动。

精心设计 保证线上线下教学质量等效

学生作业及批改展示

学生下课后送花截图

确保学生少走神、专心听课,同时还要把原来在课堂上精彩的讲授通过网络传递,保证学生能有效掌握。就此,梁颖晶对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的安排重新进行教学设计,对教案PPT进行了修改,增加了课堂提问部分;增加作业的量以及对作业的即时查阅批改,保障课后教学效果反馈的即时性。“《结构力学》这门课的课程特征决定了学生必须多做题,平时学生的作业量就不少,现在碰上网上教学,每次课后都会布置作业,一次作业的批改,即使是一个小班也要用两个小时。”梁颖晶不断克服长时间批改作业对眼睛的挑战,及时了解同学们的学习进度,进行教学的调整。现在,每次上完线上课程就有很多同学送花点赞,课程结束2小时内就有学生提交课堂作业,总结将近一个月的网上教学,梁颖晶觉得同学们的掌握程度不错,课堂学习达到了预期效果。

(供稿:教务处 编辑:吴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