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江南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江南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我校药学院陈敬华教授团队在《ACSCatalysis》发表研究成果

发布时间:2020-05-13 10:10:42    浏览次数:488    来源:江南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我校药学院陈敬华团队,校聘研究员张燕在催化领域TOP期刊《ACS Catalysis》(影响因子12.22)上发表了题目为“Surface-Directed Selection of Dynamic Constitutional Frameworks as an Optimized Microenvironment for Controlled EnzymeActivation”的学术论文。

随着酶催化反应在化工、药学、食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动态化学的交叉研究也受到更多重视。该课题组不仅利用可逆反应进行非金属催化的动态动力学拆分(Catal. Rev.,2020,62, 66),还依赖动态键聚合物与酶表面的超分子作用,在酶周围形成动态保护层,以提高酶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Chem. Commun.,2016,52, 4053;Chem. Commun.,2016,52, 13768;Chem. Eur. J.2018,24, 715)。其中,酶催化微环境起到关键作用,但不同种类和来源的酶对微环境的需求不一样,如何针对不同酶的个体特征,合理并差异性设计聚合物中的化学修饰是进一步研究的关键。

在该论文中,药学院陈敬华团队采用动态组合化学策略,以碳酸酐酶为靶点,建立了含有不同功能基团的两个动态聚合物库,由酶进行自主筛选,从而“定制”酶催化最优微环境,并对其筛选机理做了初步探讨(图1)。基于对聚合物库组分的实时监测,酶的加入可明显调控各组分分布,例如,可抑制聚合物库II中1·2·4的合成(图2),进一步酶活化测试表明,聚合物1·2·4增强酶催化活性效果最为显著(图3)。这一现象可归结于该组分在酶表面结合能力最强,从而参与聚合程度最低。因此,该论文成功建立了酶自主优化微环境的动态筛选模型,对个性化“定制”其他酶催化微环境、提高其稳定性和活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论文第一作者是我校药学院校聘研究员张燕,通信作者为药学院陈敬华教授和马萨诸塞大学洛厄尔分校Olof Ramstrom教授,以及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Mihail Barboiu研究员。

上述研究得到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80625)、中央高校基础研究基金(JUSRP51709A)和国家轻工业技术与工程一流学科计划(LITE2018-20)的资助。

动态组合化学方法“定制”酶催化微环境

我校药学院陈敬华教授团队在《ACSCatalysis》发表研究成果

动态组合化学方法对聚合物功能基团的筛选结果

我校药学院陈敬华教授团队在《ACSCatalysis》发表研究成果

动态键聚合物的酶催化活性增强效应,与筛选结果相一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