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生光院邢达教授团队再次在AdvancedScience发表分子诊断新进展

发布时间:2020-05-29 14:50:28    浏览次数:650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我校生物光子学研究院、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邢达教授团队在国际综合类顶级权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IF 15.804)发表了题为‟CRISPR/Cas13a powered portable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chip for ultrasensitive and specific miRNA detection”的研究论文(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vs.201903661)。该团队继去年发表“内源性抗原纳米粒靶向及特异性激活抗原提呈细胞诱导肿瘤特异性免疫”的论文之后,再次在此顶级刊物上发表重要研究论文。

该项研究首次构建了基于CRISPR/Cas13a系统的纸基双极性电极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平台(PECL-CRISPR),实现了超灵敏、低成本且无需标记的miRNA检测。不同于以往先扩增靶标再用CRISPR/Cas系统进一步将信号放大的方法,该方案通过Cas13a直接识别靶标miRNA,充分利用了Cas13a的高保真性来避免非特异性扩增的产生,并将该反应体系引入到纸基双极性电极电化学发光(pBPE-ECL)检测平台上,利用吩嗪钌([Ru(phen)2dppz]2+)可作为“光开关”的独特性质,在经济、便携的pBPE-ECL芯片上实现精准、快速的miRNA检测,并避免了繁琐的电极修饰和清洗过程。

上述工作的第一作者是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光子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周婷及青年博士后黄茹,邢达教授和黄茹博士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由华南师范大学独立完成。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近年来,邢达教授团队一直致力于发展基于CRISPR/Cas系统的分子诊断新技术,利用CRISPR/Cas高效的反式剪切活性及高保真的核酸识别能力在肿瘤相关的miRNA标志物(Anal. Chem. 2019, 91, 5278−5285)、病原体微生物(Nat. Commun. 2020, 11, 267)等的检测中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病原体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思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