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华南师范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广东省高校美育工作交流活动在我校开展

发布时间:2019-06-17 10:17:48    浏览次数:846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展示交流空灵的汉鼓声悠悠回响,少女们手持乐器跳着轻盈的舞步,老师专注地用彩釉在瓷板上作画,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音乐厅内人来人往,人们纷纷驻足观看各个高校的美育成果展示。



6月14日,全省高校美育工作现场交流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举行。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及来自全省134所高校美育工作分管校领导、美育工作专家学者以及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负责人等32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邱克楠出席活动并讲话。



活动安排观看了“首批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成果,并召开了全省高校美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上午进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成果展示中,与会代表参观了星海音乐学院全国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粤剧)和粤剧博物馆,观看了首批10个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工作坊。



韩山师范学院以“潮州陶瓷手工技艺”为基地传承主要内容,在现场,非遗传承人刘丽莎老师全神贯注地将细如牛毛的瓷丝嵌进薄如蝉翼的瓷花瓣里。韩山师范学院通过设立大师工作坊、开设课程、日常义教让学生学习传播潮州手拉壶技艺和制瓷技艺。此外学校还积极与潮州市本土陶瓷企业一起合作,为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提供动力。



而广州美术学院则一直注重潮州木雕的修复保护与研究,近年来,其美育工作始终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主兼顾社会传播。利用影像技术结合潮剧文化,制作动画传播木雕背后的人文历史,多次开展潮州木雕的展览、现场制作教学等活动。运用跨学科的思维不断深挖潮州木雕的内涵,为不同学科学生的学习创新提供新思路和新元素。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风雅颂诗经艺术”为传承主题,以诗经为魂乐曲为体,打造“诗经+”品牌模式。负责人毛玲表示,基地项目的主体其实是学校的社团,为了将《诗经》里的文化传播开来,师生为305首诗歌谱曲并奏唱,根据编钟发音的特点原创新型打击乐器中华汉鼓,还复原了弦乐器箜篌。在现场,同学们用汉鼓展示了《呦呦鹿鸣》,空灵的声音和有趣的敲打形式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在参观完所有展位之后,邱克楠肯定了各高校都为广东省高校美育工作做出的努力,激励老师们和同学们要再接再厉,吸收其他高校优秀经验,做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工作。



上午十点,与会人员观看了7个高校9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舞台展演项目,音乐厅舞台上手举威严的“雄狮头”的舞者们伴着轻重缓急的音乐鼓点声一同起舞,华南师范大学用舞蹈《狮舞岭南》拉开了成果汇报的演出的序幕。





而后舞蹈《海椰林》展示了黎族淳朴浓郁的生活气息,舞蹈《汪嘟》将鼓舞融为一体,长鼓击响,久久回荡,原汁原味地展现了瑶族人民的特色舞蹈。





舞蹈《海椰林》





舞蹈《汪嘟》

华南师范大学通过这三个特色的舞蹈表演展现出岭南广府地区、瑶族、黎族等少数民族的风情。以岭南非遗舞蹈文化为基地的传承重点,华师注重对岭南舞蹈素材进行搜集整理与理论研究,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形成了近百余万字的成果,为岭南非遗舞蹈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注重岭南舞蹈的精髓和艺术文化功能的教学,打造各类精品课程,并与现代教育、科技结合创立首个“岭南舞蹈工作室”。同时注重实践,多次进行公开演出,以“采于民间——研于课堂——创于舞台——兴于社会”为宗旨,致力于推广岭南文化。



展演的传承项目围绕狮舞、粤剧、粤乐、岭南文学艺术、佛山武术、诗经风雅颂艺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作,悠扬的音乐,动感的舞姿、恢宏的武术,无不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和魅力。



粤剧



武术



广东民乐



合唱



吟诵

整个展演节目创意新颖,画面震撼,充分展现了我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成果。来自文学院的郭彦君看完演出后激动地说:“很开心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去感受不同地区的非遗文化,尤其是我们作为学生,也应当承担起传承非遗文化的责任。”

下午,全省高校美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传达了全国学校美育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了《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听取了有关高校落实教育部与省政府签署的《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情况报告,交流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经验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经验。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中山大学、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就本校美育工作开展情况作了主题发言。



会上,华南师范大学代表在有关落实签署备忘录的情况报告中提到,我校以教师教育为办学特色,重视构建艺术普及、艺术专业、艺术师范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艺术教育培养体系。以校本文化精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发挥人文环境育人的作用,近两年共计51520人次学生参与到“三个一”活动中。以艺术表现形式承载思政教育内容,以主题艺术创作保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继续擦亮“朋辈育人”品牌,深入开展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同时不忘搭建学校与社会的美育协同发展平台,探索“互联网+美育”模式,主动参与公共艺术教育以实现社会审美效应。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通识教育被称为“顺德模式”,在课程设计上,学校坚持宽基础,引导学生学习多领域知识,推崇墨子文化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中山大学大力开展美育课程建设,开设高质量的美育通识课程达60余门,并于2018年学校成立艺术学院,致力于培养艺术专业人才,扩大艺术影响力。

此外,省教育厅给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韩山师范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10所院校授予了“广东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牌匾。



会议最后,邱克楠肯定了全省高校美育工作取得的成绩,但他同时也指出,美育依然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高校美育工作与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还不相适应,与满足广大青年学生对优质丰富美育资源的期盼还不相适应。他指出,全省各高校要认真抓好党中央、习总书记关于做好学校美育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学习,加强工作统筹,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建立完善推进学校美育工作的育人机制,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全面改善高校美育办学条件,增强服务社会能力,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同时提出要完善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普及艺术教育推进机制,努力推动广东高校美育工作永立潮头,走在全国前列。

此次活动是广东省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学校美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践行“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大背景下举办的,旨在高位推动国家和省有关美育政策的贯彻落实,总结美育工作成效,交流美育工作经验,探索出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和新办法,为解决高校美育薄弱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方案。

人民日报、新华社、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东电视塔等主流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报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