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炎炎夏日,虽然还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北理工B站直播间却异常火爆。在研究生院的精心筹备策划下,继单忠德院士、孙逢春院士报告之后,又邀请了周立伟、胡海岩、毛明三位院士走进“百家大讲堂ONLINE”直播间,通过现场在线直播方式,给广大师生提供了优质学术报告资源。
“百家大讲堂ONLINE”直播活动在研究生教学楼创新基地举行,报告会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教授主持,相关学院本领域60多名青年教师来到现场聆听了报告,近5万余人次校内外师生通过北理工官方B站观看了现场直播并参与互动。
三场报告会前,王军政分别介绍了主讲嘉宾周立伟、胡海岩、毛明三位院士的研究方向、学术贡献和获得的主要荣誉,并代表学校向三位院士颁发了北理工“百家大讲堂”证书。
5月27日,电子光学和光电子成像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作了题目为《科学研究的途径》的报告。周立伟院士系统总结了学问的三境界与科学创造的四阶段,以此来阐明如何开展科学研究。通过古今中外治学方法以及科学研究方法的举例,总结了治学之道的六字要诀“志、勤、识、恒、法、创”,有志则有为、有勤则有才、有识则有求、有恒则有成、有法则有能、有创则有新。
6月5日,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胡海岩作了题目为《漫谈力学反问题》的报告。胡海岩院士从万有引力问题谈起,在动力学研究中,正问题是指给定系统和输入求取输出;而反问题则是指给定系统和输出后确定输入或系统模型,而且也包括通过控制来调节系统特性等。通过介绍动力学反问题的基本特征和难点所在,讲解了工程系统动力学实验建模、动载荷辨识、动力学设计、动力学控制等内容。通过大量实例,说明如何构建工程动力学反问题,和如何求解。
6月9日,兵器首席专家、99A主战坦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明作了题目为《由美国陆军现代化发展方向看兵器科技发展重点》的报告。毛明院士系统介绍了美国陆军未来司令部2019年在《陆军现代化》报告中确定的远程精确火力、下一代战车、未来垂直起降飞机、陆军机动指挥通讯网络、野战遂行机动防空和士兵杀伤力6个现代化优先事项主要内容,分析现代化战争呈现出“一体化、多域化、智能化”发展态势,指出兵器科技正朝着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电气化、轻量化、组合化与互操作方向的快速发展趋势,从火力压制、机动突击、野战遂行防空、光电探测、单兵系统装备和关键使能技术六个方面提出兵器科技未来的发展重点。
线上观看直播的师生积极踊跃与院士沟通交流,同学们纷纷留言对三位院士的精彩报告和耐心解答表示感谢。
研究生院后续将协同各学院、部门持续邀请著名专家学者走进大讲堂ONLINE直播间,为仍不能正式复学返校的同学们提供优质学术报告资源。
附主讲嘉宾介绍:
周立伟院士简介:
周立伟,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光学和光电子成像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所在学科为光学工程,长期在宽束电子光学、光电子成像领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静态和动态宽束电子光学的理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成果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1)、三等奖(1996)各1项;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1991)、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0,1995)、二等奖(1980,1996)各2项;发表学术论文、科技报告2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本,编著教材3本。专著《宽束电子光学》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第二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和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目前,担任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组成员、国家创新战略推进委员会主席团成员、北京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等职。 1984年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胡海岩院士简介:
胡海岩,力学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德国Stuttgart大学洪堡基金研究员,美国Duke大学访问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校长,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长,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力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中国力学学会监事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等。
主要从事飞行器结构动力学与控制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培养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在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非局部弹性结构的波动力学、飞行器机载设备的非线性隔振技术等方面取得同行公认的进展;近年来致力于航空结构颤振主动控制、航天结构展开动力学等研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还荣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奖,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名誉博士、英国瑞丁大学名誉科学博士。
毛明院士简介:
毛明,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一研究所研究员,99A坦克总设计师。长期从事坦克装甲车辆总体技术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工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分别排名1和2),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1),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8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9件。曾获何梁何利奖,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高技术武器装备发展建设工程重大贡献奖和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第二届央企楷模和央视2016年度10大科技创新人物等重大荣誉称号。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技术贡献:发展了机械化信息化融合的主战坦克总体设计理论与方法,主持研制的99A主战坦克作为我国第一代信息化坦克,综合性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将两栖战车水动力学设计由静态推进到动态,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二代两栖步兵战车水上航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主持建立了我国液力机械综合传动装置和非线性悬挂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使我国主战坦克实现了自动换挡,方向盘转向,越野机动性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