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厦门大学> 头条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新冠病毒可能通过空气传播吗,应该怎么预防?

发布时间:2020-07-09 15:17:10    浏览次数:407    来源:央视网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7月8日电世界卫生组织专家7日表示,对于近来一些科研人员提出的有关新冠病毒可能通过空气传播的观点,世卫组织持开放态度,正在汇总病毒传播方面的各项研究进展。那新冠病毒确实有可能通过空气传播吗?应该怎么预防?

此前,239名科研人员向世卫组织发出一封公开信,希望世卫组织修改其新冠防疫指南。他们认为一些带有新冠病毒的微粒能悬浮在室内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并导致感染,因此呼吁各方深入研究和确认新冠病毒经空气传播的可能性。

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中,提到了“气溶胶传播”,这与空气传播是一回事吗?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气溶胶实验室负责人要茂盛教授就此表示,空气传播实际上就是气溶胶传播。气溶胶指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颗粒直径一般小于100微米(0.1毫米),我们熟悉的PM2.5就是一种气溶胶。生物气溶胶指悬浮在空气中的病毒、细菌、真菌、花粉以及其他来自生物的副产物等。飞沫其实也是生物气溶胶的一种。如果是病人呼出的气溶胶,可能包含病毒等多种病原体。

第六版诊疗方案说,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要茂盛说,在通风条件不好且比较狭小的空间里,患者呼吸、咳嗽、打喷嚏产生的携带病毒的气溶胶浓度会马上累积起来,很快升高。一段时间后,在这个空间内的健康人感染概率会非常大。而在户外开放空间,新冠病毒气溶胶有可能顺风传播很远,但浓度和感染能力被大气稀释和衰减到可以忽略不计,即使健康人吸入,剂量也会很小,活性也显著衰减,不易致病。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凯尔克霍弗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组织专家正在汇总当前有关新冠病毒传播方面的研究进展,未来几天将以简报形式公布所有已知结果。她同时建议不论结果怎样,都应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社交距离、在适当的场合佩戴口罩等。

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6月中旬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公共场所戴口罩是防止病毒人际传播的最有效手段。在疫苗研制出来之前,这一花费并不大的做法,连同保持社交距离、隔离以及追踪密切接触者,是阻止新冠疫情传播的有效方式。

要茂盛建议,公众要尽量少去人流量大的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勤洗手、戴口罩。需要注意口罩防护效果并非100%,即便是N95口罩,国外研究报道也有20%的失败率。口罩还可能有漏气问题,病毒气溶胶可能从口罩和面部之间的缝隙以及漏气孔被吸入。健康人还是要远离暴露源,特别是在封闭和半封闭的有病人待过的空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