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7月20日,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藏羌彝走廊地带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19AMZ011)开题报告会在我校航空港校区举行,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线下设立主会场。开题报告会开幕式和评审环节分别由学校社科处副处长和力新和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柳肃主持,来自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及我校、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行业部门的专家和领导莅临主会场参会,课题组成员和建筑学院师生40余人参会。
我校校长刘玉彬在会上致欢迎辞,并向与会领导和专家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历史和近期举措,对建筑学院的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给予肯定。刘校长指出,藏羌彝走廊地带自古以来就是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迁徙和沟通交流的重要廊道。区域内自然生态独特,文化形态多样,文化资源富集,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沉积带,在我国区域发展和经济社会建设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在这个特殊的区域,还有许多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和亟待保护的传统村落需要引起专业机构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由建筑学院教授赵兵及其团队所开展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藏羌彝走廊地带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民族高校研究者的责任担当。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杨搏在会上致辞,指出四川省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已有五批33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入选,地处藏羌彝走廊地带所属的民族传统村落128个,这个数量已经占了藏羌彝走廊地带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一半以上,希望本课题研究更多的关注四川三州所在民族地区。杨搏还对我校建筑学院相关专家在四川省传统村落、特色小镇建设中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感谢学校为四川省城乡建设事业专门人才培养作出的贡献。
学校社科处领导对项目管理情况及结项注意事项作了简要介绍并致答谢词,感谢知名专家的支持和行业部门的重视,希望课题组按照国家社科基金委和学校科研项目的有关要求规范运行、力求创新和服务社会,带出团队,形成梯队,在确保按时结题的前提下力争获得优秀结题。
项目负责人、我校建筑学院院长赵兵教授代表课题组从选题依据、研究内容、思路方法、预期成果、任务分工、研究进展等多个方面作课题研究报告,并就课题重点难点作简要介绍,提出了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就各自板块的任务对项目研究思路、工作进展以及预期成果作简要介绍。湖南大学建筑学院原党委书记、副院长柳肃教授、中国城市科学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方明、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陶伟教授、四川大学区域规划研究所所长邓玲教授、四川大学城市研究所所长何一民教授、我校校长赵心愚教授、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李锦教授等指导专家为项目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就研究范围、研究视角、理论研究、子课题之间的衔接、成果要报等方面,为课题提供了诸多研究经验和建议。最后,课题负责人赵兵教授代表课题组对各位校内外专家领导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据悉,由赵兵教授及其团队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藏羌彝走廊地带民族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研究范围涉及西部七省、十一市(州),在历史跨度和空间分布上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而形态复杂,该课题有望进一步推动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研究,并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实践提供重要支持。
【供稿单位:建筑学院 作者:审核:罗晓芹 编辑:新闻中心 责编: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