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北京理工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北京理工大学举办校志第三卷和学科(专业)发展史丛书发布座

发布时间:2020-09-16 10:27:31    浏览次数:343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9月15日下午,《北京理工大学志(第三卷)》(2006-2019)和《学科(专业)发展史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发布座谈会在2楼133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赵长禄、校长张军、副校长魏一鸣、原常务副校长杨宾出席会议,学校相关部门及各学院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包丽颖主持。

2018年9月,学校全面启动了续编《北京理工大学志》和编写学科专业发展史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80周年校庆之际顺利完成编纂出版工作,极大地充实了学校校史研究资料,有力的提升了校庆工作内涵,为一流大学文化建设提供里有力支撑,更为广大师生提供了爱国荣校的学习教育素材,为传承“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发扬光荣办学传统,注入了新的动能。

校志第三卷主编杨宾在致辞中介绍了本次校志编纂工作取得的成果,并对校志编写队伍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校志第三卷编纂本着“存真求实,科学客观”的原则,立足高等教育改革,突出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办学思路,客观记录了学校2006年至2019年之间的发展历程。全书共十七篇、九十五章,约163万字,参编单位60余个,是一流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成果,希望在建校80周年之际,广大师生能从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

校志第三卷责任编辑、学校党政办副主任武楠介绍了校志编纂工作推进情况。

在80周年校庆之际,按照学校统一部署,党委宣传部精心组织筹划,在相关学院、学科的支持下,顺利完成7册学科专业发展史丛书的编写工作,《丛书》反应了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力学学科、机械制造学科,以及机电学院、信息与电子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法学院的发展建设历程,共计396万字。

会上,机电学院党委书记王亚斌、信息与电子学院党委书记薛正辉、管理与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颜志军分别结合本单位在学科(专业)发展史的编纂工作作了交流发言。

魏一鸣向图书馆、校史馆赠送了新出版的《北京理工大学志(第三卷)》(2006-2019)和《学科专业史丛书》。

张军在讲话中表示,校志和学科(专业)发展史是学校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全校师生员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砥砺奋进,迈向一流大学探索实践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一代代北理工人的奋斗历程。他对史、志编纂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谋划未来,要把握好“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和80周年校庆之年,总结经验,定位好历史坐标;第二要以史明志,要把握不同学科的特点,以体现和传承“延安根、军工魂”红色基因、激励师生更好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为编纂使命;第三要继往开来,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赵长禄向参与编纂校志和学科专业发展史的干部教师们表示祝贺和感谢,表示本次校志和学科专业发展史丛书的出版是校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不仅为80周年校庆献上一份厚礼,更是为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留下一笔宝贵财富。他讲到,修史编志是一件功在未来的工作,过程可以提升境界、凝聚人心,结果可以传承文化、汇聚精神。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参与学校史、志研究是一个精神接受洗礼的过程,有助于引导广大师生回顾历史,指导实践,启迪未来。赵长禄指出干部教师们在编纂工作中默默奉献、不计报酬,是在积极传承“延安跟、军工魂”红色基因,也是用今人对历史的新时代表达,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令人感动。他希望尚未启动学科史编纂的单位,要以充分借鉴其他单位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成果,开展好史、志研究工作。

未来,学校将在本次修史编志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工作经验,创新工作模式,推动校史研究工作不断走向深入,积极与师生思政工作相结合,努力建设格调高雅、底蕴深厚、催人奋进、特色鲜明的北理工文化,为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