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辽宁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辽宁大学> 头条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7-03 17:47:54    浏览次数:2829    来源:网络整理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辽宁有哪些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以下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供您参考。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沈阳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沈阳东北部,柳条湖立交桥西北,西靠长大铁路,博物馆主体本身就是一座历史纪念建筑物,它以残历碑的形象展现在人们面前。

在一部巨大石雕台历上密布着千疮百孔的弹痕,隐约可见无数个骷髅,象征着千万个不泯的冤魂在呐喊和呼号。右面的一页铭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最悲痛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日。左面的一页镌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从残历碑正面拱形门进入一楼正厅,迎面黑色大理石上刻有“勿忘国耻”四个大字,在字的上方嵌有一面残月形时钟,其时针指着10时20分,这是日本侵略军发起进攻北大营的时刻。

管内二至三楼为“九·一八”事变历史陈列。

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九·一八”事变炸弹碑位于于洪区陵东乡柳条湖望花立交桥北侧。碑西侧为长大铁路,东为公路,向北就是当年的北大营。在铁路东侧,原日本关东军曾树立木制标牌,竖书“昭和六年九月十八日支那兵线路爆破地点”字样,1938年日本又重建了这个炸弹形水泥纪念物,上面为炸弹尾翼形碑身高5米,下面基座为梯形平台,上镶嵌横书“爆破地点”四字。并在北大营内建立了战绩纪念馆和战绩纪念碑。从日本关东军在柳条湖铁路爆破地点到攻占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这就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所制造的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现场。

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策划和周密预谋的重大侵华事件,是对我国发动大规模武装侵略的开始。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日本关东军将其所侵占的“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一段路轨自行炸毁,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以此为借口,向北大营驻军和沈阳城发动突然袭击。中国驻军在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下,撤至关内。至1932年3月间,辽、吉、黑,热四省全境沦陷,成为日本帝国主义血腥统治的殖民地,直至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东北地区沦陷了14年。当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炫耀他们的所谓“赫赫战功”,建立了这个炸弹型水泥纪念碑。如今,它已成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罪证。

解放后,沈阳人民已将该碑推倒,仍陈列在原址。1985年2月,此碑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

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丹东抗美援朝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抗美援朝纪念馆位于祖国东北边陲的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丹东市。坐落在青山环抱、绿树成荫、风景如画的英华山上,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历史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大型军事专题纪念馆。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请求,为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对朝鲜的侵犯,保卫-,派出志愿军于195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鲜进行的正义战争。

抗美援朝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1990年10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1993年7月25日,新馆落成并举行开馆典礼,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为抗美援朝纪念馆开馆剪彩,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刘华清等同志为抗美援朝纪念馆开馆题词。

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该馆总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由纪念塔、陈列馆、全景画馆三大主体建筑组成,并设有大型露天兵器陈列场。纪念塔塔高53米,正面镶嵌着邓小平同志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七个鎏金大字;底部是用汉白玉雕刻的由旗帜、鲜花、彩带组成的塔徽。塔上端的东西两侧分别镶嵌了石雕的“和平万岁纪念章”和“抗美援朝纪念章”;塔背面底部是镌刻记载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业绩的621字的塔文。馆区广场中央是面积为500平方米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人民志愿军十三兵团指挥所旧址。广场北侧矗立着一座高3米、长18米的黑色大理石碑廊,上面镌刻着著名作家魏巍手书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广场上的花坛、松柏、绿地、鲜花,与纪念塔、13兵团指挥所旧址、大理石碑廊遥相呼应,融为一体,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视野开阔、赏心悦目、舒适优美的旅游休闲环境。

陈列馆是一座平面布局呈“品”字形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三层现代几何体建筑,建筑面积4816平方米,正门上方镶嵌着郭沫若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馆”七个鎏金大字。全景画馆是一个直径44.6米、高24米的圆柱形建筑,馆内陈列有高16米、周长132.15米的大型绘画《清川江畔围歼战》,并配置有地面塑型、灯光和音响效果,艺术地再现了当年朝鲜战场的壮观场面和恢弘的战争气氛,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给人以心灵的震撼。除三大主体建筑以外,抗美援朝纪念馆还设有2000多平方米的大型露天兵器陈列场。在众多的武器陈列中,有代表性的是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米格—15比斯歼击机、米格—15歼击机、图2轰炸机、T-34中型坦克、NCY—自行火炮、M42式76毫米反坦克炮、M38式122毫米榴弹炮、“喀秋莎”火箭炮、M1939式37毫米高射炮等大型兵器。

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抗美援朝纪念馆现有馆藏文物20433件,图片6000余幅。其中国家一级文物57件,二级文物202件。

2003年3月,纪念馆又进行了二期改扩建工程,2004年5月1日,陈列馆内部陈列改造完成并对外开放。改造后的陈列馆,分为序厅、抗美援朝战争馆、抗美援朝运动馆、中朝人民友谊馆、志愿军英雄馆、空军专题馆、尾厅等七个部分。陈列馆的全部陈列由600余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1000余件具有代表性的珍贵文物组成。无论是在设计形式上,还是在陈列内容上,都突出了打造陈列展览精品的新理念,整个陈列展览综合运用了文物、文献、图片、影视、绘画、塑型、雕塑、模型、电子触摸屏、复原陈列等多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段,全面系统、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辉煌历史和志愿军的丰功伟绩,达到了国内一流的陈列展览水平。特别是在抗美援朝运动馆、中朝人民友谊馆、志愿军英雄馆及尾厅的陈列中,充分体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这些馆以珍贵的图片和文物,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一场为支援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伟大的群众性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全国人民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空前广泛地团结起来,向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行坚决的斗争”的号召,参军参战、踊跃捐献、增产节约、拥军优属、亲切慰问、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通过抗美援朝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政治觉悟,增强了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凝聚力,充分调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有力地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的顺利完成。

为了充分发挥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的作用,纪念馆还建设了专题国防教育园,占地5万平方米,包括兵器展示区、军事体能训练区、军事项目拓展区、兵器模拟演示区、模拟阵地对抗区等。项目设计适应青少年特点,突出了参与性、融入性、体验性功能,既有可供学习参观的丰富内容,又有可操作演练的场地、设施,能全方位地实施国防教育活动,2007年5月试开放,2008年6月正式开放,年接待观众达10万人次以上。

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纪念馆开馆10年来,共接待国内外观众400多万人次。先后被命名为首批百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先后于1998年12月、2004年4月命名其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省政府于2007年4月重新命名其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

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辽沈战役纪念馆

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辽沈战役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辽沈战役纪念馆坐落于锦州市凌河区北京路5段1号,是一座集历史文化传播、艺术博览、风景园林为一体的大型军事专题纪念馆。

纪念馆始建于1959年。1988年,中央和省、市投资2700万元进行改扩建,新馆由叶剑英元帅题写馆名,由三个园区组成,即南园(风景园区)、中园(纪念园区)、北园(游览园区)。馆区整体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8.8万平方米,主题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建筑风格凸显军事特色,以中国式牌楼寓意胜利的“凯旋门”。基本陈列共分为四个部分:即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馆藏文物1.1万余件,其中国家级文物23件。2003年,省、市又投资6000万元对陈列和园区进行改造维修,改造后的新馆扩建和延伸了景区面积,中轴线向南延伸了600米,建设了5000余平方米的胜利广场,设计建造了雕刻5万多烈士名字的中国最长的烈士名录墙。依托南低北高的地势,修建了104级台阶,直达纪念广场。同时,对原来的四个部分进行了彻底改造,建筑材料全部采用现代化最新材质和工艺,陈列采用灯箱、光导沙盘、雕塑、油画、投影、景观复原、多媒体等多种艺术形式,全面展示了辽沈战役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突出了“新中国的曙光从这里升起”的主题。

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纪念馆努力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和军事文化特色的红色旅游精品工程,在重点景区大胆采用在世界处于领先水平的多媒体幻影成像技术,再现了“辽西会战”、“攻克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部”的战争场景,使之成为整体展示中具有强烈吸引力和震撼力的“亮点”。为保持中国第一座全景画馆的领先地位,不仅投入资金除尘除锈,而且增添了战斗人物和幕背情景,增加了灯光色调、音响环绕和烟感效果,继续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

纪念馆深入开发、整合、丰富国防教育资源,积极发掘整理文物史料,搜集整理战斗故事,组织创作文艺作品。投资200万元,成功开发建设了“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按照历史原貌修建了门房、厢房16间及院墙,开设了“小村庄与大决战”专题展和再现当年指挥作战情景的多媒体展室,并推出了“利用历史遗址、模拟历史人物、再现历史情景”的情景剧,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同时,积极开发建设“配水池战斗”、“亮甲山战斗”、“国民党东北剿总锦州指挥所”、“梁士英舍身炸碉堡”等战争遗址,使之成为与辽沈战役纪念馆相呼应的国防教育景点,形成了以辽沈战役纪念馆为龙头的国防教育基地体系。联合有关影视媒体制作了《血与火的凝铸》、《历史的瞬间》、《中国第一馆》、《见证历史》、《辽沈丰碑》等影视片20余部,出版了《辽沈决战》、《辽沈风云》、《辽沈战役史》、《辽沈战役纪念馆画册》等图书10余种。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经济日报》、《中国城市旅游报》等报刊发表宣传文章100余篇。2005年6月又开设了网站,内设纪念馆介绍、红色珍藏、陈列空间、电影视频等10个栏目,被称为“网上辽沈战役纪念馆”。

纪念馆以“建设一流的全国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一流的全国著名红色旅游景区,一流的军事现地教学基地,一流的百姓休闲健身场所”为目标,坚持实行科学管理,不断加强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开展岗位技能、讲解、礼仪培训,针对不同群体,实行基本讲解与特定场景、战役、故事讲解相结合。除接待正常游客外,还积极为机关、学校、企业、农村、部队等单位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提供服务。先后举办了“走辽沈战役之路”夏令营、“共和国之魂”主题征文、辽沈战役知识有奖答题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百余次,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爱国主义教育报告团,为中小学生作报告200余场,进一步拓展了纪念馆的功能。

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近20年来,纪念馆接待国内外观众和游客1100余万人次,特别是新馆改造后,年接待游客突破150万人次,入馆观众突破60万人次。先后被中央和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和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革命“红色之旅”的经典景区之一。1998年12月被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2007年4月被省政府重新命名为“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

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哪些?

更多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请点击https://ln.gbpxw.cn/base.html

以上是辽宁干部培训网整理的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希望能给予您对辽宁红色教育培训基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