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11月14日晚上6:30,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团委主办、国科大学生会承办的青年发展系列讲座之“青春中国”讲座在国科大雁栖湖校区国际会议中心报告厅开讲。现任国科大总学监、校友会秘书长和招生总顾问的工程科学学院马石庄教授,在这里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精彩的“青春中国”演讲。
马石庄亲身经历过文革、恢复高考、改革开放,到现在与一批90后在同一个教室畅谈时事。他作为我国快速变化的多个时期的见证者,对历史有着更深刻的理解。马石庄1975年高中毕业到北京市顺义县北石槽公社插队务农,1977年恢复高考进入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198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先后获理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99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执教。马石庄曾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任副校长兼纪委书记、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等职务,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总学监、校友会秘书长和招生总顾问。
讲座开始,马石庄从当代青年人的困惑引出主题:“你们的困惑其实就是我们国家的困惑。”我们处在这么一个网络时代,信息多,“两耳充满窗外事,怎来一心念闲书”,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走太久,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这个时代也恰恰是中国快速发展的时代、青春勃发的时代,可是总有人说得我们中国人好像干啥都不对,还有人助战,这个时代反而使我们的年轻人越来越糊涂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马石庄提出的这些问题也引发了同学们的思考。
马石庄的报告从行为之书、言语之书、艺术之书三个层面展开,以历史维度向大家叙述当下青春中国如何走向未来,以此为主线,主要分焦虑(温饱后)、困惑(周期律)、记忆(青春期)、喧闹(后现代)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焦虑:温饱后
马石庄向大家展示了一些流行的音乐、图片,通过这些,我们看到了现代人慵懒、焦虑的状态。马石庄还指出一些人不可理喻的疑虑:中国文化基因阻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还有各种无良知识分子蛊惑人心的言论。所幸我们还能听到“我爱你中国”这样的声音。此外马石庄还谈到中国的“民以食为天”,中国人食谱宽泛,比如蚂蚱也是一道菜,并不是中国人好吃,而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中国人以前是吃不饱饭的,直到90年代初,我们中国才解决温饱问题,今天中国没有饥饿可以说是世界的一个奇迹。
我们这个时代的焦虑普遍存在。马石庄从舌尖上的中国、雾霾、高铁讲到诺贝尔情结,当莫言用中国的文字获得一个外国奖的时候,有人可能不屑——“这什么玩意儿”,而当我们中国科学家真真实实地在世界上拿了一个诺贝尔奖的时候,有人又站出来说这不是科学,那到底什么是科学?一些人总是以西方为师,把自己当学生,不仅被人教,甚至连科学是什么都被忽悠得不清楚了。马石庄说他一直感到欣慰的是在我们传统中医药中受启发做出了举世瞩目的科学成绩,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也鼓励各位同学们未来去挖掘和创新。
困惑:周期律
为什么中国直到16和17世纪仍能以大量的发明和讲究文明领先于西欧而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为什么随后它却让别国赶上,然后被人超过,而到19世纪它的部分领土竟像由停留在石器时代的部落居住的地方一样沦为殖民地呢?以至到了20世纪,它竟成了世界上最落后、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以这些困惑为引,马石庄向我们一一作出解答。很多外国人不了解中国的历史而提的问题其实是伪命题,我们的发展是需要时间和条件的。通过美国传教士对中国的觉醒的预言、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少年中国说》、《新青年》等,老师向我们展示和解答了一些困惑。其中《中国人的精神》中有这一样段话:真正的中国人可能是粗卑的,但粗卑之中并没有粗野;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丑陋的,但他的丑陋却并不可怕;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庸俗的,但庸俗之中并没有侵略性;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愚蠢昧的,但愚昧之中却并没有荒唐;真正的中国人也许是狡黠的,但在他的狡黠之中却并没有邪恶。
记忆:青春期
“历史是一座画廊,在那里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马石庄通过讲述主要西方国家的历史,向我们展示了国家“青春期”发展的一些共性和复杂性,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世界的发展局势,思考我们青春中国的发展方向。讲述期间,马石庄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手势向我们展示了各国的历史和复杂关系,同学们听得入神,现场掌声不时响起。
喧闹:后现代
讲座内容非常丰富,马石庄幽默风趣的演讲十分有魅力和吸引力,同学们也听得十分入神,最后提问环节也非常热烈,掌声不断在报告厅内回响。对于同学们很困惑的问题,马石庄的回答总是直击要点,让同学们印象深刻,引发大家的思考。
这个部分,马石庄从艺术的角度讲述了各国历史,通过历史上伟大音乐家的作品、伟大画家的作品阐释了后现代的喧闹。最后回到当下,分析了中国的发展趋势,我们一方面要从各国历史中学习,解决国家发展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另一方面,要警惕西方的一些陷阱如“福利陷阱”,我们还有一些问题是我们特有的,需要自己去寻求解决方法,而不是照搬西方的。
马石庄强调:“这次讲座的目的是引起各位的思考,我的回答不是答案,答案在未来。”现在的年轻人往往缺乏历史的维度,希望我们能更多地去了解历史,去思考我们和我们国家的发展。在讲座中马石庄还向同学们强烈推荐了《欧洲史》《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悲惨世界》等书籍。希望同学们都能开卷有益,多读书、多思考!最后马石庄对我们提出了两点希望:勤于学习、勤于思考。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