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11月17日上午,“致敬最美逆行者——抗疫家书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展览由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北京日报报业集团北京晚报、中华世纪坛艺术馆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原常务副书记张建明,北京晚报总编辑张冬萍,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中国人民大学校友、北京市援鄂医疗队队长刘立飞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常务副馆长贾铁英、副馆长李家福、出版社副总编辑徐莉等参加活动,援鄂医护人员代表、部分家书作者等参加开幕仪式。
张建明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一贯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建有全国首家家书博物馆,现收藏自明末以来的各类家书5万余封,编辑出版过《抗战家书》《红色家书》《廉政家书》等有影响的图书,举办过红色家书进军营、两岸家书等特色展览。面对此次疫情以来广泛出现的家书,家书博物馆与《北京晚报》等媒体合作,广泛收集,先后征集到家书300余封,从中精选出60余封,精心策划组织了这次展览,展览分为三个单元:白衣为甲,逆行出征;等你归来,坚强后盾;风雨同舟,众志成城。张建明表示,希望从家书的视角讲述抗疫一线的故事,展示抗疫英雄的内心世界,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开幕式由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敬一丹主持,她与现场来宾分享了对家书文化的理解,并以自己特有的人文关怀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她邀请7岁的家书作者、北京景泰小学学生李书乐上台朗读了自己写给爸爸、协和医院援汉医生李源杰的家书,又与参加过抗击“非典”的护士长韩金香一起,深情朗读了韩金香写给女儿、援鄂护士李佳辰的一封家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主持人徐涵力,朗读了李佳辰给妈妈的回信。
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援助武汉护士王天骄,现场朗读了致家人的一封信;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学生王梦晗,现场朗读了她写给爸爸、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云南省首批援助湖北疗队队员王刚的家书。现场来宾深受感动。
参展家书最早的写于2020年1月23日,最晚的写于7月23日,绝大多数写于第一季度抗击疫情最为紧张的日子。家书作者以同仁医院、友谊医院、中医医院、世纪坛医院等北京援鄂医疗队队员为主,也有协和医院、东直门医院、广安门中医院、北大医院等国家援鄂医疗队队员,军队援鄂医疗队队员,还有湖南、上海、山东、江苏、安徽、天津、陕西、宁夏、甘肃等地的援鄂队员,以及他们的家人,还包括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交通人、警察、社区工作者、市场管理者、媒体人,以及在后方的教师、演员、学生、市民等,反映了全民抗疫的特点。
展览现场还有已完成编纂和正式出版的抗疫日记一并参与展出。抗议日记的作者有学者、作家、机关干部、博物馆馆长、画家、摄影家、军人、记者、志愿者等。作为抗疫家书的姊妹篇,日记真实记录了疫情期间各界人士的所见所思所感,与家书一起,共同记录了那段难忘的抗疫岁月。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为到场的抗疫家书作者、捐赠者和日记作者颁发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的收藏证书。
开幕式上,《逆行者家书》与读者见面,人大出版社向部分家书作者赠送了样书。
《逆行者家书》由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主持编著。书中精选了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与家人的通信五十余封,分为“为你出征”“等你归来”两编,分别收录“逆行者”写给家人的信与家人致“逆行者”的信。该书从个体层面记录了这场全民动员的抗疫战争,折射出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职责使命和大难当前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此次展览自11月17日至29日在中华世纪坛一层综合展厅举行。展览免费参观,微信搜索小程序“中华世纪坛参观预约”,预约成功后携带身份证件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