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首都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首都师范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我校助力银川智慧城市博览会“互联网+教育”论坛

发布时间:2020-11-30 17:34:09    浏览次数:360    来源:首都师范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我校助力银川智慧城市博览会“互联网+教育”论坛


为深化信息技术促进新型教与学模式的改革创新,11月3日,由银川市教育局主办、我校协办的2020银川智慧城市博览会“互联网+教育”论坛暨银川市“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启动会在宁夏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教师教育学院(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统筹,由学院及我校出版社科技成果转化的“乐智悦读”团队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明远,银川副市长张全智,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宋磊,基础教育司教学与装备信息化处处长张权,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副主任詹伟华,北京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我校副校长李有增、教师教育学院院长田国秀、教育学院教授樊磊、出版社副社长李佳健,以及教师教育学院教师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蔡可、研究员黄燕宁等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参与会议,共同探索智能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校助力银川智慧城市博览会“互联网+教育”论坛


顾明远在视频连线中指出,疫情期间没有老师指导,学生的“互联网+教育”学习成效并不显著,要加强教师对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引导。他强调科技赋能,但立德树人是根本任务,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

宋磊介绍了教师司近几年在促进教师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能力素质方面所做的工作,并对我校创新未来人才和未来教师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给予肯定,相信京银合作不仅能促进两地教育的智慧协同创生,也能为全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典型案例和经验。

李有增作“创新教育教学评价,推动未来教师发展”发言,介绍了首都师大近年来逐步探索多区域合作的人才合作培养模式、创新“互联网+教育”的建设模式,通过打造智慧研修平台,惠及了全国各地广大师生。未来首都师大还将通过信息技术、互联网形成互动学习环境,以不断完善的教育教学评价推动教与学模式变革,以大数据赋能教师、学生和管理者。


我校助力银川智慧城市博览会“互联网+教育”论坛


张权结合教育部正在推动的国家信息化教学实验工作,就“新型教与学模式探索的设计思路”作介绍。他表示,基础教育已经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需要深入总结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带来的启示,将信息化成效体现在教与学关键环节上;信息化要更好地与教学具体业务相结合;管理者要通过机制建设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

田国秀分享了智能时代对教育“变”与“不变”的辩证思考,并就教师教育在智能时代的新内涵作深入阐释。樊磊介绍了国家正在推进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建设。詹伟华、蔡可、黄燕宁以“信息化赋能课程教学”为主题进行圆桌论坛,从资源包学习、项目式学习、过程性评价等角度讨论技术的可为之处。会上,银川市教育局发布了我校“双优云桥”智慧研修平台,并于本月上线运行,助力银川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平台在教师教育学院专家团队指导下,构建教师研修能力体系,秉承“互联网+研修”泛在学习理念,构建多端融合的研修环境,面向教师、学生、教学研究者、管理者四大群体,提供可视化的研修信息发布系统、学习成果系统、数据驱动决策系统,打通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研修,助力教师在岗专业发展提升。

据悉,京银“互联网+教育”在银川开展实施近一年,稳步推进,并已取得显著成效,在前不久面向一线教师的项目评估中,收获98.3%的实施满意率,在推动教育教学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方面发挥了奠基作用。相关成果还将进一步凝练为“师本研训课程体系”“混合式研修教学活动”“未来卓越教师新内涵”等科研引领成果,推动教师教育变革向纵深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