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咨询电话:
023-65382111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西南政法大学> 时政要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北京首次实行科研人员社会化评价

发布时间:2020-12-09 10:11:28    浏览次数:609    来源:新华社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8日发布消息,首次将自然科学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两个职称系列纳入社会化评价,破除体制外科研人员职称申报“玻璃门”,企业、智库的科研人员可通过“个人自主申报、行业统一评价、单位择优聘用、政府监管指导”的方式,申报职称评审。

北京市人社局会同其他单位8日联合发布《北京市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和《北京市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提出职称评审代表作清单,完善研究员“直通车”评价机制,建立自主评价和社会化评价的分类管理模式。

据了解,自然科学研究系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系列是职称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进行评价,涉及物理、化学、文史哲等学科领域,是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渠道。

本次改革将分层、分类制定评价标准条件。自然科学研究人员分为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推广型、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服务型三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分为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和决策咨询研究型两类,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按照“干什么、评什么”分别制定评价标准条件。

此外,北京市将进一步完善高层次科研人员职称申报绿色渠道。取得国家级人才表彰奖励、获得国家级科技奖项、担任国家级科研项目(课题)负责人等,可申报研究员“直通车”评审。对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解决“卡脖子”重大科学技术难题、取得重大基础研究突破、做出重大贡献的科研人员,可破格申报高级职称评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