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我校承担第二次青藏科考的三个生态学方向子专题圆满完成年度科考任务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是在第一次青藏科考的基础上,揭示青藏高原地球系统变化机理,提出亚洲水塔与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绿色发展途径的科学方案,包含“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等十大任务。我校教师以校级科研平台“生态资源与景观研究所”为依托,共承担了三项生态学方向子专题科考任务,分别是彭培好、王国严等老师负责的“昌都地区森林和灌丛考察”,石松林、别小娟等老师负责的“自然保护地珍稀濒危与特有保护植物现状科考”,李景吉、张廷斌等老师负责的“青藏高原生态工程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评价”,分别隶属于“生态系统与生态安全”和“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与优化体系”两大任务,合作单位有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山地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和西藏农牧学院等。
三个子专题经过2019年的立项和充分研讨、精心筹备, 于2020年7至9月在高寒地区植物生长季分别完成了藏东贡觉县、江达县和卡若区两县一区的森林灌丛植被调查,青海果洛-玉树-格尔木-西藏那曲一线和西藏“一江两河”治沙工程考察,以及西藏芒康、左贡、云南德钦、维西、云龙、兰坪、玉龙和丽江等19县域的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考察,累计出差60余天,50余人参与,行程合计近万公里。共调查植物样方200余个、样线96条,采集植物标本近2000份,获取2700多个树木年轮树芯样品,拍摄植物图片70000余张、视频800余个,构建了青藏高原重点保护、珍稀濒危和特有植物分布数据库,发现了多项青藏高原植被分布新记录与植物保护空白,获得了重要的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一手资料,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保护战略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2020年12月,三个子专题完成了数据汇交工作,提交了年度科学考察报告,圆满完成了年度科考任务。2020年12月02日在学校成功举办了以“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保护”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向广大风景园林、环境生态工程、自然地理等专业老师和研究生介绍了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功能性状、标本鉴定分类与标本制作等专业知识,针对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问题与师生分享交流,将科研成果融入并服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
作为支撑青藏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重大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我校承担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专题提升了团队的科研实力,加强了同专业领域的高水平对外交流合作,提高了我校青藏高原生态学研究的学术和社会影响力。
图1 “青藏高原生态工程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评价”分队
图2 “青藏高原生态工程对关键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评价”分队
图3 “昌都地区森林和灌丛考察”分队
图4 昌都地区灌丛调查
图5 木里县博窝乡分布的油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 var. complanata
图6 青藏高原珍稀濒危植物分布状况
图7 “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保护”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