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中东欧国家文化发展报告》我校发布

发布时间:2021-01-15 15:51:50    浏览次数:354    来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1月12日,由我校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国际商务英语学院、国别和区域高等研究院联合主办,中东欧研究中心承办的《中东欧国家文化发展报告(2020)》发布会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在我校举行。活动受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文版、俄文版)、中国日报、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高度关注,其中新华社相关报道阅读量已超70万。

我校校长石佑启致辞,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大使、波兰驻广州总领事亚当·布拉尔赤克(Adam Bralczyk)、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王利民、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赵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东欧研究专家朱晓中分别致辞。塞尔维亚驻华大使馆、捷克驻华大使馆、希腊驻穗总领事馆、波兰驻穗总领事馆等使领馆为《中东欧国家文化发展报告(2020)》的出版发来贺信。

媒体报道截图

石佑启和亚当·布拉尔赤克共同为蓝皮书揭幕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 霍玉珍表示,人文交流是国与国之间增进了解与信任的纽带,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心灵交汇的桥梁。人文交流合作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领域。据统计,自2012年机制创建以来,双方人文交往内涵不断丰富,且已覆盖教育、科技、文创、艺术、影视、语言、出版、媒体、智库、旅游等多个部门,建立了近20个专业交流平台,成为17+1框架下各国参与度最高、民众兴趣最广的领域。

亚当·布拉尔赤克(Adam Bralczyk)表示,在中波文化交流中,有许多中波文化交流使者既能讲好中国故事,又能讲好波兰故事。他表示,站在波兰人的视角来看,中国语言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极大地推广了国际关系视阈下的波兰问题研究。

王利民表示,中东欧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参与方之一。中东欧国家在政治、经济等硬实力发生深刻变化的同时,其文化软实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深入了解这些国家的中长期文化战略与政策、文化特征和对外文化交流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石佑启在致辞中表示,中东欧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板块之一,是连接欧亚大陆的重要枢纽。近几年,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通过构建“中国-中东欧‘17+1’合作”平台,双方关系实现了实质性飞跃。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社会和民众基础,能够有力增进沿线国家民众的友好感情,从而反过来推动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

《中东欧国家文化发展报告(2020)》

《中东欧国家文化发展报告(2020)》是我校“中国—中东欧人文研究科研创新团队”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也是国内第一本公开出版发行的中东欧国家文化发展报告。全书共分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和附录四部分,聚焦具有代表性的V4集团和巴尔干国家,对各国2019年文化领域的突出表现、文化策略的新举措、与中国文化交流的大事件等进行了系统梳理。报告以“民心相通”为切入点,紧跟新态势,对中东欧各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共同脉络和文化发展的特色进行探究,深入剖析了这些国家中长期文化战略与政策、文化特征和对外文化交流策略,对完善中国—中东欧“17+1”人文交流机制、提高我国在中东欧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制定国家文化战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随后举办的“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交流”研讨会邀请了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欧美处处长郑钧、《花城》杂志主编及蓝色东欧译丛策划人朱燕玲、深圳市中东欧经济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吕传真、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夏天、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常务办公室副秘书长张鹂、中欧国际文学节协调人谢文琴等七名专家学者作主题发言,共同探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交流策略、路径与平台”话题。

“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交流”专家自由交流与文化工作坊同日举行。

合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