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北京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北京理工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新闻特写】潜心育人,服务社会

发布时间:2021-01-22 08:42:08    浏览次数:335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新闻特写】潜心育人,服务社会

近日,中国大学MOOC平台发布“2020年度MOOC排行”,北京理工大学位列“最热学校”第二位,《Python语言程序设计》以全年138万选课人数排名全网第一,此外,《Python语言程序设计》和《大学计算机》还分别获得了计算机类选课人数第一和第三名。

疫情助推智慧教育服务社会

【新闻特写】潜心育人,服务社会

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北理工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丰富课程资源,服务教育公平。2020年疫情突如其来,学校第一时间全面开放在线课程,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特别是疫情严重的地区提供全方位、多学科的课程体系。本次开放的课程涉及数理化等公共基础课,信息安全、机械车辆、智能机电等专业核心课以及材料、光学、管理、人文等多个学科专业的特色课程。此外,开放课程中还包括虚拟仿真课程,学生在ilab-X实验空间可直接在线上进行实验操作,体验知识的智能驱动、空间拓展。

疫情防控期间,计算机学院嵩天教授受邀参加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的“抗击疫情,助教助学”直播活动,提出了让在线学习/课程更有效的五个基本原则,介绍了如何通过积极学习应对疫情,传播北理声音,体现责任担当。计算机学院李凤霞教授团队在“虚拟实验工场”平台开设《计算机公共基础》系列虚拟开放实验课,创新方法保障在线教学,推动智慧教育的“质量革命”。

精品课程促进学生学精学深

【新闻特写】潜心育人,服务社会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学校累计建设154门在线课程上线国家公开慕课平台,有24门线上和虚拟仿真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获评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多年来,学校坚持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将精品在线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中的一项重点工程,持续以“名师引领,项目驱动”的模式进行体系化建设,推出了一批新工科、全英文和研究型优质慕课。同时,学校还深入推进线上线下课程联动,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20年4月,学校首批推荐的《Management Operational Research(管理运筹学)》等9门英文慕课在爱课程国际平台上线,另有20门全英文慕课启动立项。英文慕课的陆续推出标志着“北理慕课”迈出了“出海”第一步,为新形势下的国际教育提供新的方案,“学在北理”的品牌走向世界。

课程思政厚植育人沃土

【新闻特写】潜心育人,服务社会

学校坚持一流课程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并使之产生协同效应。2020年,学校发布了《北京理工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鼓励教师教法创新,推动教师将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建成课程思政示范课,打造一批受众面广、传播度高的精品慕课。

2020年学校还启动了首批已上线慕课的持续改进项目,授课教师针对课程思政内容、研究型教法创新、疫情防控新形势等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了迭代完善,确保课程思政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促进学生立德立志,推动金课育人。

近年来,学校聚焦人才培养中心工作,深入推进“寰宇+”计划,构建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打造了人才培养北理工品牌。下一步,学校将继续推进一流课程建设,把握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学生学习的满意度,推动包含慕课在内的精品课程建设,全力打造“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北理工“金课”,培育一流人才,助力学校事业科学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