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每逢周末,被紫云山环抱的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紫云镇雷洞村游客纷至、民宿火爆。这个曾经“吃水难、住房难、行路难”的“三难”村,在许昌市实施的精准扶贫工程中,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变身”美丽和谐的国家级乡村旅游特色村。
2021年1月19日,记者了解到,许昌市连年获得河南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综合考评先进称号,先后有10多个贫困村成为市级以上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特色村。
襄城县紫云山民宿产业兴旺拉动经济发展 牛书培 摄
在许昌市鄢陵县马坊镇钦桥村,该村“两委”班子以“创五好支部,强基层基础”示范行动为工作统领,利用驻村第一书记项目资金20万元种植花卉近20亩,吸纳部分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增收;引进台美、成铭两个“扶贫工厂”,每年可收租金6万元,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2020年,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许昌市委组织部下发了《关于2020年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17条举措》,大力实施“四个清零”行动,即“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问题清零”“脱贫攻坚薄弱村问题清零”“贫困村集体经济问题清零”“帮扶作用发挥问题清零”。
许昌市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三年强村计划,将每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50%用于支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多元化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目前,许昌市已全部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年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92%,19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在许昌市,500多名驻村第一书记、834名驻村工作队队员、2084个脱贫责任组组长、2万余名帮扶责任人奋斗在一线,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截至目前,许昌市19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4.8万户16.55万人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4.41%下降到0.24%。在河南省脱贫攻坚年度考核中,许昌市连续两年获得“好”等次,在无贫困县的省辖市中排名第一。
前不久刚刚召开的许昌市委七届十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擘画了许昌市未来发展的新蓝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许昌市将坚定信心、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以党建高质量持续助推发展高质量,争取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推动“智造之都、宜居之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王金伟 通讯员 王芳芳)
(原载于2021年1月20日《许昌日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