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同济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徐涛课题组发展可见光/镍催化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用于有机硼化合物的高效合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Communications

发布时间:2021-03-16 15:04:25    浏览次数:306    来源:同济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日,我校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徐涛教授课题组发展可见光/镍催化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用于有机硼化合物高效合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碳碳键的合成是有机合成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可以高效、精准地实现碳碳键的合成,在精细化工、天然产物及药物的合成中取得了广泛应用。现阶段,碳(sp2)-碳(sp2)的成键反应已十分成熟,然而关于碳(sp3)-碳(sp2)键的合成研究发展相对滞后,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见光是一种绿色、廉价、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将其与过渡金属催化碳碳成键相结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发展前景。镍金属因其低廉的价格、不易发生β-氢消除、丰富的价态变化等特点,使得可见光促进镍催化偶联反应的研究成为了近期的研究热点。 

徐涛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发展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成键新方法。该课题组研究人员将可见光/镍协同催化策略用于不对称还原偶联反应中,实现了传统还原偶联体系条件下无法实现的α-氯代烷基硼化合物的不对称芳基化,合成一系列具有高光学活性的苄基硼酸酯类化合物。与传统偶联反应相比,该方法有效避免了有机金属试剂的使用,在底物的选择上更加灵活,实用性更高。更重要的是该方法可以用于天然产物衍生物的后期修饰并保持优秀的立体选择性。

徐涛教授为该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课题组博士后郑璞睿为第一作者(获得2020年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资助)。该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的支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