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同济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同济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科学与文化”第三课开讲,汪品先院士讲述“人类与海洋”

发布时间:2021-04-09 09:33:46    浏览次数:491    来源:同济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4月7日晚7时,中科院院士、著名海洋地质学家、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汪品先教授主讲的公共选修课“科学与文化”第三课在四平路校区开讲。

上课伊始,汪品先院士就上一讲“科学与视野”学生留言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从“视野和人类中心论”“欧洲中心论”两个视角存在的问题,阐释了具备科学广阔视野的意义与必要性。



第三讲的主题是“人类与海洋”,汪品先院士首先回顾了人类对海洋的最初认识。古人不知道海洋有多大,华夏民族以为黄河流域是世界中心,欧洲以地中海为中心,曾经大洋被认为是世界的尽头。经过15至17世纪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后,人类方才明白海洋多大。而19至20世纪测深技术的发展让人类逐渐了解到海洋有多深。

随后,汪品先院士分别从横向和垂向两个维度讲述人类进入海洋的过程。“一部社会史,也可以从人类与海洋的关系来解读。”他说,16世纪,人类在平面上进入海洋,来源于爱琴海的海洋文明逐步征服了世界。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是人类进入海洋的转折,人类的活动从近岸扩展到远洋,欧洲一批“大国崛起”,改变了历史的运行轨迹。20至21世纪,人类从垂向上进入海洋,人类的活动正在从海面和海岸拓展到深海、海底。整体上说,深海至今还是个未知的黑暗世界,人类开发海洋必须了解海洋,因此面临着从未有过的科技挑战。

在汪品先院士看来,“成也海洋败也海洋”,人类对海洋、尤其是深海的了解太差, 技术上的失误容易造成重大灾害;与陆地不同,深海过程比陆地缓慢得多,对海洋资源性质的误导容易造成战略错误;海洋因其本身特有的自然灾害,缺乏了解可以引起意外的灾难事故; 误以为海洋容积巨大无边,把海洋当作“垃圾桶”会造成重大污染。他指出,人类认识深海任重而道远。



最后,汪品先院士谈到我国正面临着华夏振兴路上的海洋关。他说,我国曾痛失历史机遇,现在21世纪进入信息时代, 海、陆文明的界限逐渐消失,古老而维新的华夏文明孕育着巨大的创新潜能,看我国能不能抓住机遇,铸造海陆融合的新文明,过好华夏振兴的海洋关。“深耕蓝色国土,建设海洋强国!”他以这12个字作结,勉励青年学子。





新生院学生和梦彤说:“今天听了汪院士讲述的人类与海洋,我对于海洋的认识也更深刻了。人类潜入深海,立足海底向上看,才明白海洋是一个双向系统,不但有自上而下,还有自下而上的能流和物流。我们要勇敢地探索海洋,为人类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公冶祥嵩说:“人类对海洋的开发探索史,亦是人类文明的发展史。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正逐步在垂直的方向上深入海洋,一步步突破深度的极限,给这个黑暗世界带来了文明的光亮。汪院士的讲授再一次突破了我的认知,我深感获益良多。”

此次授课还通过学校各大平台进行直播,有近8万人次在线收看。(何韵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