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7月19至21日,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主办的“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第十届高峰会议”在河南郑州举行。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河南省法学会、河南省委政法委、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河南省司法厅、河南省教育厅等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山东政法学院党政领导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甘肃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马建东,党委副书记王杰,党委委员、副校长向君,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虹,党委委员、副校长郑高键、李卫海,党委委员、纪委副书记、监察处处长巩刚军,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杨景平及学校办公室、科研处、教务处、人事处等部门负责人出席了本次会议。
马建东在学校发展战略论坛上发言,他结合自身在高校和企业工作的经历,对政法院校发展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他认为,国际国内发展大局对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在5G、6G时代来临之际,法律服务体系实际上是滞后的,法律应尽快实现从被动的“跟着走”到主动的“迎着走”。政法院校应当跟随社会发展而发展,要积极与专家学者、科学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及早介入,为国家和政府提供最强有力的参谋和支持,努力为现代化发展提供法律保护。政法院校要发挥主动力、牵动力、引领力,积极推动国家立法,为企业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专业支持和帮助。
郑高键作了《西部政法院校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的主题发言。他首先代表学校对各兄弟院校在甘肃政法学院更名甘肃政法大学工作中给予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在主题发言中,他认为,新时代,政法院校法治人才培养面临着新的使命、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政法院校的发展应当在明确版图化的发展定位、落实好卓越法治人才培养计划2.0、使“德法兼修”落地生根、加强与实务部门构建“协同育人”长效合作机制、坚持法学学科建设引领、推行法学专业认证、积极回应智慧社会与新文科对法学教育的挑战等方面主动出击,积极寻求和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同时,他认为,甘肃政法大学要继续立足西部,坚持“政法类、区域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持续推进培养“服水土、接地气”的高素质人才;坚持“法学创一流,管理学树品牌,证据科学显特色,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思路,积极推进富含甘法大基因的“新工科”建设,凸显办学特色;坚持“坚定法治信仰、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法律职业伦理修养、夯实专业基础、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扎根西部、服务基层”的培养目标,形成“德法兼修、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
李卫海在研究生教育与培养论坛中发言,他说,甘肃政法学院升格为甘肃政法大学以后,研究生教育和培养既有挑战,又有契机。他认为,甘肃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趋势,必须立足甘肃大地办教育,要着力考虑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的要求;深刻思考研究生教育的本质,掌握其发展规律;契合甘肃的重大战略需求、一带一路建设、西部生态文明;深刻挖掘提炼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做大做强。同时,他还认为,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要“精准”,不能“糊涂”,要进行精准的测算,尤其是在研究生教育要素保障的投入方面。另外,他以日本神户大学公法学研究生培养为例,指出了课程设计在培养研究生批判、创新和实践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最后,他呼吁在“立格联盟”内成立某一具体学科领域的微立格联盟或者学术俱乐部,互通有无,学术共享,使某一领域的研究生质量培养呈现出既有基本标准,又有百花齐放的局面。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吴钰鸿、华东政法大学校长叶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杨灿明、西北政法大学校长杨宗科、上海政法学院院长刘晓红、山东政法学院校长吕涛、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校长高新才分别做了论坛主题发言。
会议设立七个分论坛,与会人员围绕学校发展战略、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本科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组织及宣传思想工作、纪检监察、自贸区法治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的交流。
会议决定,全国政法大学“立格联盟”第十一届高峰论坛由西北政法大学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