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华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985 双一流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华东师范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167件珍贵印纹硬陶器在华东师大博物馆“安家”

发布时间:2021-05-10 15:18:21    浏览次数:292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5月7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陶熔鼓铸:黄志荣捐赠印纹硬陶文物展”上,一批印纹硬陶器穿越时空与广大师生见面。这些文物均捐自江苏溧阳的文物收藏家黄志荣,他将收藏的167件印纹硬陶器无偿捐赠给华东师大博物馆,而这次展出的就是其中的精品。

167件珍贵印纹硬陶器在华东师大博物馆“安家”

印纹硬陶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被考古界喻为打开江南地区从原始社会到秦汉前文化史大门的“锁钥”。印纹硬陶流行于商、周,延续至汉代,多发现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是一种以表面拍印几何花纹为主要特征,烧造温度较高,质地较硬的陶器。展览从“陶器的产生”说起,系统介绍了由早期陶器到印纹硬陶器烧造的发展过程,集中展示印纹硬陶器的器形和用途、纹饰特征、制作工艺以及印纹硬陶器与同时期的青铜器、原始瓷的关系等。本次展览展出的印纹硬陶器包括了先秦时期典型的罐、坛、瓮等,以及较为少见的方形器、尊等,集中呈现了长三角地区的陶文化,展现了江南文化的深厚内涵。

校长钱旭红向捐赠人黄志荣颁发荣誉卡

黄志荣先生致力于印纹硬陶收藏数十年,经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阮荣春教授引荐,向学校捐赠这批藏品,旨在借助学校人才优势与学术平台,进一步挖掘印纹硬陶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为文物保护和研究尽绵薄之力。

在活动现场,黄志荣表示,“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希望能唤起人们热爱中华文化、保护国家文物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对黄志荣先生热心捐赠、支持教育事业的善举表示感谢,他指出,“今年是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学校也将迎来70周年校庆,这一批印纹硬陶的展出,寄托了民族复兴的愿望和建设文化强国的志向;黄志荣先生的收藏故事更代表了这一批收藏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彰显了拳拳爱国之心。”

江苏溧阳文物收藏家黄志荣介绍捐赠的文物

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上海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克伦研究员在致辞中感谢黄志荣先生对这批文物产品的保护,“华东师范大学的博物馆藏品丰富,获捐这批印纹硬陶器,相信能更好地发掘其背后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让国家文物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博物馆馆长孙真荣,黄志荣先生及亲友,校咨询委员会秘书长龚若栋、工会常务副主席王平、博物馆常务副馆长白勇、美术学院教授阮荣春、历史系教授陈江等出席仪式。校长助理、校庆筹备办主任、基金会秘书长斯阳主持活动。历史学系、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育学部、经管学部师生80余人出席开幕式。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一个月。

除了新到的这批印纹硬陶器,早先还有不少宝贝早早在华东师大博物馆安了家。仅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历史文物博物馆,馆藏文物就达5000余件,其中包括刻字甲骨、青铜器、鎏金佛像、陶瓷器、字画、服装等。而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钱币博物馆则较为完整地收藏了从先秦时期的贝币、布币、刀币、圜钱,至秦汉及以后各朝的铜钱、铁钱、银锭、纸币,也包括各类特殊用途的古钱等。


展览时间(节假日除外)

2021年5月8日—2021年6月7日

9:00-11:00 13:00-16:00

展览地点

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展厅

(中山北路校区双创大楼二楼,近金沙江路校门)

主办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博物馆


展品速览

春秋兽耳双耳罐

春秋—战国双耳罐

战国异形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