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西工大新闻网7月31日电(李鑫源 周青)7月30日,材料学院贵州实践队的全体成员来到距遵义50公里的娄山关,先后参观了娄山关战斗遗址,长空桥和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
娄山关北拒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山势高峨耸拔,其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海拔1300多米的战场遗址上,红军当年在娄山关激战时留下的战壕依然保存完整,似乎在向我们述说着那段光辉的岁月。就在这里,红军曾两次挥洒热血,两次书写胜利史,确保了遵义会议的胜利召开。在战斗遗址前,实践队队员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面对鲜红的党旗,大家再次庄严的许下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誓言。
队员们拾级而上至小尖山顶,脚边战壕旧址紧邻崖畔,地势险峻。在悬空栈桥上凌空而立,望两旁山势巍峨,胸怀随之激荡,当年红军战士不畏生死,英勇战斗的身影似乎浮现在眼前,正是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才有了娄山关战斗的胜利。在陈列馆中,队员们通过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史料,进一步了解了娄山关的具体情形以及它对遵义战役的胜利,长征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的积极意义。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今天,距离长征胜利也有83年,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84年前,红军战士们用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取得了长征的胜利,如今,我们当代青年也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担责任,传承与弘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让红色精神与自身的初心使命同行,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审稿:黄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