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继续教育培训网院校库!

继续教育培训网首页

江南大学继续教育培训

211
咨询电话:
400-0815-589
当前位置:继续教育培训网>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江南大学> 机构新闻>
培训动态
学校新闻
时政要闻
头条新闻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在线获取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 培训主题:
  • 参训单位:
  • 参训人数:
  •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验证码:
  • 备注:

新闻中心THE NEWS CENTER

生物工程学院本科生在MicrobialCellFactories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1-05-21 15:41:29    浏览次数:431    来源:江南大学 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近期,我校生物工程学院饶义剑教授指导2018级本科生大创团队在天然产物尾孢菌素生物合成产量优化和共培养机理解析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Enhanced cercosporin production by co-culturingCercosporasp. JNU001 with leaf-spot-disease-related endophytic bacteria”正式发表于Microbial Cell Factories (专业核心期刊1区, IF = 4.187)。相关共培养发酵技术方法的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2110332102.3)也得到了正式受理。来自大创团队的2018级本科生周庭安、余施雨、胡一凡为该论文的前三作者,团队项目取得的成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团队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大创团队主要成员在大一结束后便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学习,在实验室导师和师兄师姐的帮助下,较早了解熟悉了课题组科研项目和环境,为后续顺畅开展科研实验打下了坚实基础。态度、时间、精力对团队的成功缺一不可。正是科研学习中他们细致观察、精益求精的态度,才使得团队独立科研项目发现重大突破点。该研究在共培养机理解析方面,提出了新颖的“损伤”和“吸附”提高产量的共培养机理,为共培养机理理论研究和后续更便捷提产方法的探索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该项目的尾孢菌素作为一种苝醌类天然产物,在绿色化工方面具有极为广阔的应用价值;在光动力治疗方面,可以治疗由真菌感染和癌症引起的皮肤疾病,且具有副作用小的优势;除此之外,通过简单六乙酰化改造的尾孢菌素还可以降解四环素,以解决当前严峻的水体抗生素污染问题。上述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A0901700)、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02002)以及江南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202010295045)的资助。



发表文章截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网站文章及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咨询热线
400-0815-589